猴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猴池: 古印度五大佛教精舍之一。亦用以美称佛寺。
  • 2、猴冠: 语本《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后以比喻不相称的官职。
  • 3、猴姜: 药名。相传唐玄宗以其治折伤、补骨碎有奇功,更名骨碎补。参阅《政和证类本草•草部下品之下•骨碎补》。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 草名,蔓生石壁,味辣,据说猴用以为姜,故称。参阅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草语》。
  • 4、猴子: 猴子hóuzi (1) 泛指属于类人猿亚目(Anthropoidea)的猴科及悬猴科的若干种食果性和食肉性的灵长类,其面部是典型的扁平而无毛,所有种类都是五指(趾),乳腺永远位于胸部 英 mon1 (2) 孩子 例 那猴子便向腰里掏出一只绣花鞋儿,与敬济看。——《金瓶梅词话》 英 boy
  • 5、猴急: 形容急欲做某事或焦急。
  • 6、猴栗: 栗子的一种。又名茅栗、柯栗。
  • 7、猴猿: 泛指猿猴属。
  • 8、猴葵: 海草名。即鹿角菜。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四•鹿角菜》。
  • 9、猴狲:猴子。
  • 10、猴年: 俗称十二生肖之一猴所代表的年份,即申年。
  • 11、猴王:猴群中的首领。 特指孙悟空。
  • 12、猴精: 比喻机灵而又顽皮的人。
  • 13、猴蒜: 毛茛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毛茛》。
  • 14、猴玃: 兽名。猴类。
  • 15、猴戏: 猴戏hóuxì (1) 用猴子耍的把戏,猴子穿衣服、戴假面,模仿人的某些动作。亦指人化妆成猴面、表演猴样动作的戏 例 李派猴戏 英 mon1 show
  • 16、猴头: 猴头hóutóu (1) 一种像猴子头样的名贵食用蕈,长于树干或树枝上 英 bear’s-head;hedgehog hydnum;hedgehog fungus
  • 17、猴枣: 柿的一种。实小簇生。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柿》。 中药名。为猕猴等胆囊的结石。呈椭圆形,略似小枣。表面青铜色或墨绿色,平滑而有光泽。
  • 18、猴儿: 猴子。 戏称乖巧者。
  • 19、猴查: 1.亦作"猴楂"。 2.山楂的别名。
  • 20、猴拳: 猴拳hóuquán (1) 一种模拟猴类动作举止的拳术 英 traditional Chinese mon1 boxing
  • 21、猴瘦: 形容瘦小。
  • 22、猴猨: 1.亦作"猴猿"。 2.泛指猿猴属。
  • 23、猴梅: 梅的一种。
  • 24、猴楂: 见“猴查 ”。
  • 25、猴弈:北宋理学大家周敦颐所作寓言故事,以猴子棋艺高强却败在对果子的渴望上的故事。
  • 26、猴吃:形容急欲吃东西或看到食物很想吃的意思。
  • 27、猴气:猴子的个性和气质。比喻自私、贪婪,不顾别人。
  • 28、猴刺脱: 紫薇的别名。
  • 29、猴孙王:旧时戏称塾师。
  • 30、猴儿精: 猴儿精hóurjīng (1) 〈方〉形容人很精明 例 这小子猴儿精猴儿精的 英 clever
  • 31、猴子跳: 高利贷的一种。
  • 32、猴赛雷:“猴赛雷”原词“猴腮雷”,后来用以形容好厉害、好犀利,是广东话的谐音。
  • 33、猴拉稀: “吹糖人儿”的糖挑子上卖猴拉稀。
  • 34、猴闼子: 猴闼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果实。
  • 35、猴加官: 是一种集戏耍、节令、祈禳多种传统民俗活动性质于一身,具有娱乐功能的动作型塑纯手工艺品玩具。
  • 36、猴儿急: 形容人很着急。
  • 37、猴巴崽子: 小猴儿。指孩童。
  • 38、猴子搏矢:形容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容易上当
  • 39、猴郎达树: 紫薇的别名。
  • 40、猴子上杆:猴子上杆也叫猴上树,这个动作看上去特别简单,却很是奥妙,观众看后甚是惊疑重重。
  • 41、猴年马月: 猴年马月hóunián-mǎyuè (1) 不知哪年哪月,也可以说是任何时候 例 哼!猴年马月都听不见他开一句玩笑,今天情绪可不错!——陈登科等《破壁记》 英 god knows how long
  • 42、猴头猴脑: 猴头猴脑hóutóu-hóunǎo (1) 骂人话。不规矩;不安分 例 小时候,半点也没规矩,猴头猴脑的!——艾芜《丰饶的原野》 英 impetuous;behave stealthily
  • 43、猴儿崽子: 小猴儿。责骂孩童的话。
  • 44、猴皮筋儿: 猴皮筋儿hóupíjīnr (1) 橡皮筋 英 rubber band
  • 45、猴子救月:指自作聪明。
  • 46、猴子捞月: 启示:这群猴子太傻了,竟干出如此不切实际的事。然而世上也有类似的人,他们凭幻想办事,其结果能不与猴子一样吗?。

猴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猕猴池: 梵语意译。即猴池。在古印度·毘舍离·庵摩罗园侧,传说往昔猕猴共集,为佛穿池,故名。
  • 2、沐猴冠: 宋·刘过《水调歌头》词:“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
  • 3、海猴儿: 亦作“海里猴儿”。
  • 4、癞猴子: 1.见"癞格谱"。
  • 5、美猴王: 1.明代著名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称号。
  • 6、獼猴桃: 落叶藤本植物,叶互生,圆形或卵形,花黄色。其果实如梨,故亦称猕猴梨,可吃,也可入药。茎皮纤维可做纸,花可提制香料。
  • 7、猕猴梯: 小而长之梯。以人如猕猴攀援而上,故称。
  • 8、猕猴梨: 即猕猴桃。详“猕猴桃 ”。
  • 9、猕猴面: 像猕猴的脸庞。比喻容貌丑陋怪异。
  • 10、猕猴戏: 《礼记•乐记》“獶杂子女”汉·郑玄注:“獶,狝猴也。言舞者如狝猴戏也。”后因以“猕猴戏”指猴戏。
  • 11、沐猴舞: 谓作沐猴状的舞蹈。
  • 12、皮猴儿: 皮猴儿píhóur (1) 〈方〉风帽连着衣领的皮大衣或这种式样的人造毛、呢绒做衬里的大衣 英 fur parka;hoodd fur coat
  • 13、皮猴子: 1.对瘦人的戏称。
  • 14、婆猴伎: 1.亦作"婆侯伎"。 2.杂技名。相传周成王时南方有扶娄国,其人善机巧,能易形改服及神怪变幻。后世乐府皆传其技,俗谓之婆猴伎。"婆猴"即"扶娄"之音变。参阅晋王嘉《拾遗记·周》。
  • 15、耍猴儿: 耍猴儿shuǎ hóu ér 1.  令猴子来模仿和表演的一种娱乐。 英 put on a monkey show; 2.  把别人当着猴子似的来耍弄。 3.  也指耍弄自己,出洋相。 例 别耍猴儿了,这种场合正经点儿。
  • 16、孙猴子:孙悟空的俗称。
  • 17、狝猴桃: 即猕猴桃。
  • 18、狝猴江:佛教语。古印度的佛教五大道场之一。
  • 19、狝猴舞: 古舞蹈名。
  • 20、小猴子: 借指男孩。常用为对乖觉少年的谑称。
  • 21、小猴儿: 犹言小猴子。
  • 22、猕猴桃: 落叶藤本植物,叶互生,圆形或卵形,花黄色。其果实如梨,故亦称猕猴梨,可吃,也可入药。茎皮纤维可做纸,花可提制香料。
  • 23、绿猴属: 绿猴属(学名:Chlorocebus):共6种。是一些中等体型的猴子,模式种是绿猴。
  • 24、瘦猴儿: 指非常瘦的人(含戏谑意)。
  • 25、獮猴舞: 古舞蹈名。
  • 26、猫猴子: 形容一个人脸上弄的比较脏、比较丑。例如:你脏的跟猫猴子样的。
  • 27、麻猴子: 民间为了吓唬或哄骗孩子而说出来的一种可怕有震撼力的动物,类似狼或者老虎等。
  • 28、棉猴儿: 风帽连着衣领的棉大衣。
  • 29、撞猴子: 泛指选择偏僻地段制造交通事故,进行勒索抢劫的行。
  • 30、海猴头: 含义是亦作“海里猴儿”。
  • 31、獮猴桃: 即猕猴桃。
  • 32、猕猴肉: 动物猕猴的肉。
  • 33、沐猴而冠: 猕猴戴帽子。比喻外表虽装扮得很像样,但本质却掩盖不了。常用来讽刺依附权势、窃据名位之人。
  • 34、沐猴衣冠: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襟裙之材!”
  • 35、海里猴儿: 见“海猴儿 ”。
  • 36、海底猴儿:即海猴儿。
  • 37、尖嘴猴腮: 尖嘴猴腮jiānzuǐ-hóusāi (1) 形容人脸部瘦,相貌丑 英 ugly
  • 38、瘦猴似的: 瘦猴似的shòuhóushìde (1) 像猴子那样瘦;瘦得皮包骨 英 skinny
  • 39、水晶猴子: 喻圆滑刁钻的人。
  • 40、猿猴献果: 唐代酷吏所制立枷的名称。
  • 41、猿猴取月:比喻凡夫把假有的世界当作真实,心生贪欲,使自己陷入烦恼之境。或比喻蠢人做事徒劳无功。
  • 42、沐猴冠冕: 同“沐猴而冠 ”。
  • 43、木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 44、猕猴骑土牛: 比喻晋升缓慢。
  • 45、狝猴骑土牛: 同“猕猴骑土牛”。
  • 46、杀鸡给猴看: 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 47、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词语解释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 ]⒈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引证解释⒈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引《冷眼观》第十四回:“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亦作“山中无好汉,猢猻称霸王”。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海婴 已以第一名在幼稚园毕业,其实亦不过‘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而已。”国语辞典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 hóu zi chēng dà wáng ]⒈  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能称王称霸。也作「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引《冷眼观·第一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 48、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词语解释⒈  俗语。比喻没有出色的人才,差一些的就充当主要角色。

猴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抽猴:“抽猴”是潮汕方言的一种说法,形容一个人说话有点风趣、搞笑或者滑稽!
  • 2、楚猴:《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攻下咸阳后,想回故乡炫耀富贵,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时人讽刺其爱虚荣,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后因以"楚猴"戏称项羽。
  • 3、吊猴:亦作'吊猴'。掉唇弄舌。
  • 4、石猴: 1.即孙悟空。因系仙石所产石卵化成,故称。
  • 5、棘猴:战国宋有人请为燕王在棘刺的尖端刻猴,企图骗取优厚的俸禄;燕王发觉其虚妄,乃杀之。事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后以'棘猴'喻徒费心力或欺诈诞妄。
  • 6、金猴:《西游记》中的神猴孙悟空的誉称。
  • 7、玃猴: 猴类。
  • 8、懒猴: 又称蜂猴。体比家猫略小,尾极短,隐于毛丛中;头圆,耳小,眼大而圆,善于夜间视物。树栖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一带以及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
  • 9、马猴:即猕猴。
  • 10、猫猴:哺乳动物。体大如猫,从颈部﹑前臂﹑后足至尾端有披毛的飞膜,能在树间滑翔。栖息热带树林中,日间倒悬在树上,夜间活动,以树叶和果实为食。
  • 11、猕猴: 哺乳动物。猴的一种。上身皮毛灰褐色;腰部以下橙黄色,有光泽;胸腹部和腿部深灰色;面部微红,两颊有颊囊;臀部有红色臀疣。群居山林中,喧哗好闹。以野果、野菜等为食物。
  • 12、棉猴:风帽连着衣领的棉大衣。
  • 13、母猴: 1.猴的一种。也叫沐猴﹑猕猴﹑马猴。 2.雌性猴。
  • 14、沐猴: 猕猴。
  • 15、耍猴:即猴戏。 比喻戏弄﹑捉弄人。
  • 16、叶猴: 叶猴yèhóu (1) 亚洲产的若干种长尾的猴子,与长鼻猴及非洲产的疣猴一起,共同组成一科(疣猴科Colobidae),体形细瘦,一般灰色或棕灰色,有丛密的眉毛和颏垂毛 英 langur (2) 东方产的各种叶猴的任一种(叶猴属Presbytis) 英 leaf mon2
  • 17、猿猴: 猿猴yuánhóu (1) 猿和猴 例 剽疾如猿猴。——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英 apes and mon1s
  • 18、皮猴:对瘦人的戏称。
  • 19、婴猴:也叫塞内加尔婴猴,是一种小型的夜行灵长目动物,属于婴猴科婴猴属。
  • 20、狐猴:环尾狐猴(学名:Lemur catta),濒危野生动物,属于原始灵长类,吻长、两眼侧向似狐,因尾具环节斑纹而得名。 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南部和西部的干燥森林中,生活在疏林裸岩地带,禁止人类捕杀或交易。
  • 21、枪崩猴: 大同,包头地区的方言,根据语言环境和感情色彩不同,所包含含义略有差异。
  • 22、白吃猴: 1.方言。喻指专吃白食的人。
  • 23、供奉猴:供御赏的猴子。用唐昭宗﹑朱温事。《渊鉴类函.兽.狝猴三》引宋毕仲询《幕府燕闲录》:"唐昭宗播迁﹐随驾有弄猴者。猴颇驯﹐能随班起居﹐昭宗赐以绯袍﹐号孙供奉。罗隐诗'如何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是也。朱梁篡位﹐取此猴﹐令殿下起居。猴望见全忠﹐径趋其前﹐跳跃奋击﹐遂被杀。"
  • 24、大马猴:俗称体形大的猴。
  • 25、金絲猴: 金丝猴jīnsīhóu (1) 一种猴子( 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有一张漂亮的蓝色面孔,鼻孔向上,灰黄色的毛皮上披拂着金色的长毛。生活在高山的大树上。是中国特产的珍贵动物 英 golden mon1
  • 26、金丝猴: 金丝猴jīnsīhóu (1) 一种猴子( 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有一张漂亮的蓝色面孔,鼻孔向上,灰黄色的毛皮上披拂着金色的长毛。生活在高山的大树上。是中国特产的珍贵动物 英 golden mon1
  • 27、爬叉猴: 蝉蛹,蝉的幼虫。
  • 28、觜火猴: 即觜宿,是中国神话中的二十八宿之一。
  • 29、门槛猴: 调皮捣蛋,无法无天。
  • 30、冕狐猴: 树栖动物,具有领地意识,群居,白天活动,以叶、芽、花、种子和水果为食。
  • 31、台湾猴: 猕猴的一种,尾较长,毛厚,淡褐色,四肢近黑色。生活在台湾省的高山密林和沿海石山上,吃野果、树叶等。
  • 32、杀鸡哧猴: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同“杀鸡骇猴”。
  • 33、弄鬼掉猴: 捣鬼,耍花样。
  • 34、耍歪掉猴: 1.方言。耍滑头。
  • 35、杀鸡骇猴: 杀鸡骇猴shājī-hàihóu (1) 比喻惩罚一个人以警告其他的人 英 kill the chicken to frighten the mon1;punish sb. as a warning to others
  • 36、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 37、杀鸡吓猴: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罚一个人来警戒另外一些人。也作“杀鸡儆猴”、“杀鸡骇猴”。
  • 38、土龙沐猴: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 39、五马六猴: 五马六猴wǔmǎ-liùhóu (1) 形容不守规矩、不受管束的人 英 undisciplined
  • 40、轩鹤冠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 41、宰鸡教猴: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 42、衣冠沐猴: 穿衣戴帽的猕猴。比喻窃据名位而品质卑劣的人。 参见:沐猴而冠
  • 43、宰鷄教猴: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馀。
  • 44、棘刺母猴:意思是形容欺骗的勾当或艰难的事业。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猴组词,猴的组词,猴字怎么组词,猴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猴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猴字在开头的组词有46个,猴字在中间的组词有48个,猴字在结尾的组词有44个。
  • 拼音hóu
  • 注音ㄏㄡ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QTWD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猴子。即弥猴 。与猿同类,唯颊下有囊,可储食物,臀部有疣,短尾 。如:猴王(猴群中的首领;特指孙悟空);猴狲(猴儿,猴子);猴巴崽子,猴儿崽子(小猴子)(2) 比喻机灵的人 。如:猴儿(戏称乖巧者);猴精(比喻机灵而又顽皮的人)动词(1) 像猴子似地蹲坐 。如:猴下身去(2) 像猴子一样攀援纠缠宝玉听话,便猴向 凤姐身上立刻要牌。——《红楼梦》形容词〈方〉∶乖巧,机灵。多指孩子 。如:这孩子多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