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开头的词语
更多- 1、纱厨: 1.亦作"纱厨"。亦作"纱厨"。 2.纱帐。室内张施用以隔层或避蚊。
- 2、纱幮: 1.亦作"纱厨"。亦作"纱厨"。 2.纱帐。室内张施用以隔层或避蚊。
- 3、纱橱: 纱橱shāchú (1) 蒙有纱布、钉铁纱或尼龙纱等的食厨 英 screen cupboard
- 4、纱窗:指的是挡住蚊蝇虫的网,主要作用是“防蚊”。
- 5、纱灯:以薄纱糊成的灯笼。
- 6、纱锭: 纱锭shādìng (1) 又称锭子,是纺纱机上用来把纤维捻成纱并绕成一定形状的部件。通常纺纱厂的规模用纱锭的数目来表示 英 spindle
- 7、纱冠:纱制官帽。
- 8、纱縠:精细﹑轻薄的丝织品的通称。
- 9、纱幌:纱制窗帘。
- 10、纱巾: 纱巾shājīn (1) 用纱制做成的头巾或围巾 英 gauze kerchief
- 11、纱绢: 1.挺括细薄的丝织品的通称。 2.纱手帕。
- 12、纱笼: 1.纱制灯笼。 2.谓以纱蒙覆贵人﹑名士壁上题咏的手迹,表示崇敬。典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飡。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向之题已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絶句曰:'……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后用作诗文出众的赞词。 3.犹纱罩。旧时婚礼中新娘罩面的纱巾。 4.马来语saron的音译。东南亚一带用以围裹身体的长布,为服饰之一。 5.法语salon的音译。客厅。今多译作"沙龙"。十七世纪末叶和十八世纪巴黎文人常接受贵族妇女的招待,在客厅集会。因指文人雅士的清谈场所。
- 13、纱幔:即纱帐。
- 14、纱帽: 纱帽shāmào (1) 古代君主、官员戴的一种帽子,用纱制成。后用作官职的代称。也叫“乌纱帽” 英 black gauze cap;cone-shape hat of an official or a scholar (2) 古时一种透气的凉帽 英 sun helmet
- 15、纱囊:纱制的袋。
- 16、纱线: 纱线shāxiàn (1) 粗梳或精梳纤维数根拈在一起而成的纱,用于机织或针织 英 yarn
- 17、纱羊:虫名。蜻蛉之别名。
- 18、纱罗:轻软细薄的丝织品的通称。
- 19、纱布: 纱布shābù (1) 经纬纱都很稀疏的布,消毒后用来包扎伤口 英 gauze
- 20、纱门: 纱门shāmén (1) 带金属网或织品网的框架,用于门上阻挡虫子 英 screen door
- 21、纱帐:纱制帐幕。张设于殿堂,以隔内外。
- 22、纱罩:旧时婚礼中新娘罩面的纱制头巾。 蒙纱的灯罩。 蒙纱的防绳罩子。 煤气灯或挥发油灯上的主要附件。用亚麻或人造丝编成网状再在硝酸钍﹑硝酸锶溶液中浸制而成,遇热即发强光。这种灯称纱罩灯或汽油灯。
- 23、纱子:方言。即纱。
- 24、纱帷:即纱帐。
- 25、纱元:状如纱缎和元宝的纸制迷信用品。旧时送丧家备焚化用的礼物。
- 26、纱箱:迷信用品。
- 27、纱厂:棉纺工厂。
- 28、纱纱:细微。
- 29、纱窗恨:词牌名。双调。有四十一字﹑四十二字两体。原为唐教坊曲名。前蜀毛文锡词有"月照纱窗,恨依依"句,故名。参阅《词谱》卷四。
- 30、纱帽生: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小生的一种。大都扮演文官。如京剧《玉堂春》中的王金龙等。
- 31、纱屉子:1.纱屉子; 2.指窗户的内层。
- 32、纱帽圆领:泛指官服。纱帽 : 古代官员戴的帽子。圆领: 明朝官吏的一种常用礼服。领呈圆形,故称。
- 33、纱笼中人:意思是旧指具有宰相福命的人。
- 34、纱罗织物: 是一种濒临失传、较为复杂的传统织造工艺。
- 35、纱罗组织:结缔组织 jiédì zǔzhī 人或动物体内具有支持、营养、保护和连接机能的组织。
- 36、纱支密度:纱支密度是指每平方英寸中排列的经纱和纬纱的根数,其中纱支是组成成品布的最基本单位,密度越高质量越好。
纱中间的词语
更多>>- 1、碧纱笼: 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飡。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絶句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世传魏野尝从莱公(寇准)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后以"碧纱笼"为诗以人重的典故。 2.绿纱灯罩。
- 2、碧纱窗:装有绿色薄纱的窗。
- 3、碧纱橱: 碧纱橱bìshāchú (1) 清朝建筑内檐装修中隔断的一种,也称隔扇门、格门 英 green gauzecabinet
- 4、碧纱幮: 1.亦作"碧纱厨"。 2.以木为架,顶及四周蒙以绿纱,可以折叠。夏令张之,以避蚊蝇。
- 5、碧纱厨: 1.亦作"碧纱厨"。 2.以木为架,顶及四周蒙以绿纱,可以折叠。夏令张之,以避蚊蝇。
- 6、蚕纱饼: 1.一种以酥油制成的薄饼。
- 7、花纱布: 花纱布huāshābù (1) 用棉花做成的纱、布、花的统称 英 a collective name for cotton,cotton yarn and cloth
- 8、掼纱帽: 掼纱帽guàn shāmào (1) 旧时官员都戴乌纱帽,因此用纱帽比喻官职。掼纱帽,现在常用来比喻因气愤而辞职或丢下工作甩手不干 英 throw away one's official's hat in a huff;resign in resentment;quit office
- 9、浣纱溪: 亦作“浣溪纱”。亦作“浣纱溪”。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见唐人词,仄韵始自南唐·李煜,均双调四十二字。参阅清·万树《词律》卷三。 曲牌名。有二,均属南曲南吕宫。其一字数格律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亦作:浣溪纱浣纱溪
- 10、浣纱石: 1.亦作"澣纱石"。 2.石名。相传西施在其上浣纱,故名。
- 11、浣纱津:即浣纱溪。
- 12、浣纱记:《浣纱记》,根据中国明代传奇作品《吴越春秋》而改编的昆曲剧目,原名《吴越春秋》,共45出。
- 13、乌纱髻: 罩着黑纱的发髻。
- 14、绛纱袍: 1.深红色纱袍。古代常用为朝服。
- 15、绛纱幔:犹绛帐。
- 16、乌纱巾: 即乌纱帽。又称唐巾。
- 17、漏纱法: 漏纱,意谓在纱筛的小孔眼里漏出东西来。
- 18、白纱帽: 1.白纱制的高顶帽。自晋至南朝梁皇帝平时所戴。
- 19、破纱帽:喻卑微的官职。
- 20、铁纱帽: 1.比喻稳固的官职。
- 21、乌纱帽: 乌纱帽wūshāmào (1) 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比喻官位 例 丢乌纱帽 英 black gauze cap;official position
- 22、乌纱帢: 1.即乌巾。
- 23、青纱帐: 青纱帐qīngshāzhàng (1) 借指夏秋间田野里大片长得又高又密的高粱、玉米等 例 青纱帐里逞英豪 英 the green curtain of tall crops
- 24、夹纱灯: 明清时常见的彩灯之一。
- 25、红纱灯:诗集。冯乃超作。1928年出版。收诗四十三首。诗作明显地受象征主义诗歌影响,多表现朦胧的情爱和青春的哀怨,感伤色彩浓厚,形象新奇。其中名篇有《消沉的古伽蓝》、《酒歌》、《残烛》等。
- 26、软翅纱巾: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头巾。
- 27、抽纱服装:又称“抽丝服装”。一种工艺服装。根据图案设计,在服装面料的一定范围内抽走数根不需要的经纱或纬纱,再经扎、绕、编、缝等线绣法,使面料上呈现孔洞的空花效果。一般采用平纹布、棉布、亚麻布、牛津布、刺绣底布等。产品有衬衫、连衣裙和内衣等。针法精巧,色彩谐调。
- 28、绛纱系臂:指貌美入选内宫,后代亦有用作定亲标记者。
- 29、纳米纱线: 自1991年问世以来,人们便一直用“伟大”二字形容碳纳米管。
- 30、轻纱薄翼: 原指很薄的衣料,现在指穿的很少。
纱结尾的词语
更多- 1、碧纱: 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飡。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絶句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世传魏野尝从莱公(寇准)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莱公大笑。"后以"碧纱"为诗以人重的典故。 2.绿纱灯罩。
- 2、蝉纱:像蝉翼一样薄的纱。
- 3、抽纱: 抽纱chōushā (1) 根据图案,将布料所绘花纹部分的经线或纬线抽出,连缀成透空的花纹。也指用这种方式制成的台布、服饰等工艺品 英 drawnwork
- 4、窗纱: 窗纱chuāngshā (1) 窗户上安的纱布、铁纱等 英 gauze for screening windows;window screening
- 5、春纱: 生丝织成的薄纱。
- 6、戳纱: 一种特殊的刺绣品。
- 7、粗纱: 粗纱cū shā 1. 弱捻的纺织纤维的线卷或线股。 英 roving; 2. 在条子与纱线间的中间阶段的材料;经粗纱机适当牵引并卷绕于筒管上的连续纤维细条、适于在细纱机上牵引加捻成纱。
- 8、兜纱:举行婚礼时新娘遮面的纱。
- 9、堆纱:用薄绢折叠缝制成花朵或某种装饰物。
- 10、葛纱:以葛的纤维织成的纱布。
- 11、宫纱:平纹丝织品。轻薄而透明,多染成鲜艳的色泽。适于作窗帘和糊制宫灯﹑折扇等。
- 12、管纱: 管纱guǎnshā (1) 绕卷在管或纡管上的圆柱形、圆锥形或圆锥端头形的纱线团、丝线团或粗纱团 英 cop
- 13、杭纱:杭州产的细纱布。
- 14、皓纱:饰有团花的轻纱。
- 15、浣纱:洗衣服。
- 16、婚纱: 新娘在婚礼上穿的纱制礼服。
- 17、绛纱:红纱。纱,绢之轻细者。 犹绛帐。对师门﹑讲席之敬称。
- 18、浆纱:工艺过程
- 19、蕉纱:蕉布。亦指芭蕉茎的纤维。
- 20、拷纱: 即拷绸。参见“拷绸 ”。
- 21、库纱:一种优质纱罗,为清廷内务府库藏物,故名。参见"库缎"。
- 22、莨纱: 一种提花丝织物,上面涂有薯莨的液汁,产于广东。穿着轻快凉爽,适宜作夏季服装。又称香云纱。
- 23、绫纱: língshā 绫 纱一种纱薄如蝉翼的布料。
- 24、笼纱:即纱笼。用绢纱作外罩的灯笼。
- 25、麻纱: 用麻的细纤维纺成的纱。 用细支棉纱或棉麻混纺织成的平纹布。常有纵向的突起条纹。适合做夏季的服装。
- 26、棉纱: 棉纱miánshā (1) 用棉花纺成的纱 英 cotton yarn
- 27、漆纱:用漆刷过的纱。
- 28、白纱:白色的纱。
- 29、官纱: 杭州、绍兴一带特产的一种丝织物。经用生丝,纬用熟丝,细密轻薄,宜为夏服。古时以此贡奉内廷,故称“官纱”。
- 30、龟纱: 纱眼织成六角、其形如龟纹的纱帘。
- 31、黑纱: 1.黑色的布帛。 2.现常用作表示对死者哀悼的标志。
- 32、花纱: 1.织有花纹的经纬密度较稀而质薄的一种织物。古代多以丝为之。 2.棉花和棉纱合称"花纱"。
- 33、经纱:[ jīng shā ] :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 [ jìng shā ] :〈动〉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jīng线。
- 34、落纱: 落纱luòshā (1) 纺纱工序之一,将纱线绕于简管上定型、去除杂质 英 winding yarn;spooling
- 35、龙纱: 指鲛绡。
- 36、素纱:亦作'素沙'。白色绉纱。
- 37、铁纱:用细铁丝纵横交错编结成的网状物。多用来做纱窗﹑纱门。
- 38、头纱: 妇女蒙在头上的纱巾。多用于防风或装饰。
- 39、团纱:团扇的别称。古代团扇多以绢纱为之,故称。
- 40、乌纱: 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 泛指官帽。 黑纱织物。参见“乌纱髻 ”。 借指官位。
- 41、细纱: 细纱xìshā (1) 用粗纱再纺而成的较细的纱,用于织布或纺线 英 spun yarn
- 42、眼纱:蒙眼的纱巾。
- 43、洋纱: 洋纱yáng shā 1. 中国旧时称用机器纺的棉纱。 英 muslin; 2. 中国旧时称用细棉纱织成的一种平纹细布,质地轻薄,多用来做手绢、蚊帐和夏季服装等。
- 44、羽纱: 羽纱yǔshā (1) 用棉和毛或丝等混合织成的极薄的织品 英 camlet
- 45、圆纱:即团纱。
- 46、皂纱: 1.亦作"皂纱"。 2.黑色的纱。
- 47、绉纱: 绉纱zhòu shā 1. 织出皱纹的丝织品,用起收缩作用的捻合线做纬线织成,质地坚牢,常用来做衣服、被面等。 英 crape; crepe silk; 2. 有特殊用途的黑色绉纹丝织品,可用来制作僧袍、黑纱、丧带或蒙面纱。
- 48、纬纱: 纬纱wěishā (1) 与经纱交叉的纱或线,从一匹布的织边到织边 英 weft;woof;filling
- 49、面纱: 面纱miàn shā 1. 妇女用来遮盖头部和肩部的、而在东方国家还经常为已婚妇女用来遮脸的长纱。 例 犹太妇女戴面纱作为尊严和谦恭的标志。 英 veil; 2. 指修女头饰的外罩。
- 50、薄纱: 薄纱báoshā (1) 菲薄的纱制品或透明织物 例 披上薄纱的睡衣 英 peekaboo
- 51、轻纱:泛指华美精致的衣服。
- 52、支纱:是一个计量单位,用纱的粗细表示,意思是我国纱支越高,表示纱越细。
- 53、烟纱:云雾迷蒙的沙滩。
- 54、络纱:络纱是指将管纱、绞纱等重新卷绕成各种形式筒子的工艺过程。
- 55、霞彩纱:色泽红艳而质地轻薄的织物。
- 56、蝉翼纱: 1.薄如蝉翼的纱;轻纱。
- 57、窗帘纱: 窗帘纱为桑蚕丝提花绞纱织物。
- 58、浣溪纱: 亦作“浣溪纱”。亦作“浣纱溪”。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见唐人词,仄韵始自南唐·李煜,均双调四十二字。参阅清·万树《词律》卷三。 曲牌名。有二,均属南曲南吕宫。其一字数格律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亦作:浣溪纱浣纱溪
- 59、蛟绡纱:传说鲛人所织的丝织品。蛟﹐通"鲛"。
- 60、六铢纱: 指六铢衣。
- 61、方目纱:古代丝织物名。
- 62、泡泡纱: 泡泡纱pàopaoshā (1) 一种棉织物。组织虽然是平纹,但布面凹凸起伏 英 seersucker
- 63、膨体纱: 膨体纱péngtǐshā (1) 合成短纤维纱,含一部分已伸长的纤维,在湿整理中收缩,形成卷曲,用于针织和机织物,可达到充分的表面覆盖效果 英 bulk yarn
- 64、乔其纱:一种有细微均匀的皱纹的丝织品,薄而透明,多用来做窗帘﹑舞裙﹑夏季妇女衣服等。
- 65、系臂纱: 1.束于手臂。 2.谓束物于手臂。 3.传说中的海中动物。
- 66、香云纱: 一种表面涂有薯莨汁液的提花丝织品。适于作夏季衣料,主要产地是广东。也称薯莨绸、拷纱。
- 67、楚葛湘纱:湘楚产的精细纺织品。
- 68、扶风帐纱: 1.见"扶风帐"。
- 69、定制婚纱:为个别客户量身剪裁。
- 70、象简乌纱:手执象牙笏,头戴乌纱帽。指旧时大官的装束。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纱组词,纱的组词,纱字怎么组词,纱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纱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纱字在开头的组词有36个,纱字在中间的组词有30个,纱字在结尾的组词有70个。
- 拼音shā
- 注音ㄕㄚ
- 笔划7
- 繁体紗
- 五笔XITT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糸(mì),从少。本义:轻细的绢)(2) 轻细的丝麻织物,古时多以蚕丝为之。古亦作“沙”白纱入缁,不染自黑。——汉· 王充《论衡》绸缎一百三十卷,纱绫一百八十卷。——《红楼梦》(3) 又如:纱元(纸制的纱缎和元宝;祭品);纱绢(细薄丝织品的通称;纱手帕);纱罗(轻软细薄的丝织品的通称);纱笼中人(喻命中富贵,可官至宰相)(4) 麻、棉等纺成的细缕。俗称“棉纱”或“麻纱” 。如:棉纱;纱厂(棉纺工厂)(5) 今泛指用棉麻、化学纤维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经纬线稀疏的织品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唐· 白居易《宿东亭晓兴》(6) 又如:纱帐(纱制帐幕);纱屉子(纱窗。旧时的窗户分两层,里面一层多用纱糊,透明,通气);纱帷(即纱帐);纱幌(纱制窗帘);乔其纱;泡泡纱;纱窗(蒙纱的窗户);纱罩(蒙纱的灯罩;蒙纱的防蝇罩;煤气灯上的主要附件)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