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开头的词语
更多- 1、罢北:败走﹐败北。
- 2、罢惫: 1.疲惫。
- 3、罢弊:疲劳困敝。
- 4、罢敝:疲劳困敝。
- 5、罢兵:停战。
- 6、罢病: 1.疲困;贫病交加。
- 7、罢池:倾斜而下貌。
- 8、罢斥: 1.罢免斥退。 2.废除;排斥。
- 9、罢出: 1.退出。
- 10、罢黜: 罢黜bàchù (1) 贬低并排斥 例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汉书·武帝纪赞》 英 belittle and reject 即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儒学大师董仲舒在上汉武帝的“天人三策”中,提出凡“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建议以儒家思想作封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就历史上所指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采纳,开始在长安设太学,专讲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等,起用大批儒生作官,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 免除官职 英 dismiss from office
- 11、罢祠: 1.谓免去祠禄官之职。
- 12、罢怠:疲倦怠惰。
- 13、罢导:导演因某种原因而拒绝担任导演工作。
- 14、罢断:废除取消。
- 15、罢短:矮小。
- 16、罢乏:疲乏。
- 17、罢废: 1.废弃。 2.免职。
- 18、罢工: 罢工bàgōng (1) 为迫使雇主答应所提要求或为达到其他目的而暂时停止工作 例 决定为提高工资而罢工 英 strike
- 19、罢辜: 1.分裂牲体。
- 20、罢官: 罢官bàguān (1) 免除官职 例 海瑞罢官 英 dismiss from office
- 21、罢归:辞职或免官归里。
- 22、罢国: 1.弱国。
- 23、罢耗:疲惫耗损。
- 24、罢瘠:瘦弱。
- 25、罢教: 罢教bàjiào (1) 教师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教学工作 英 teachers strike
- 26、罢尽: 1.疲敝到极点。
- 27、罢劵: 1.疲倦。
- 28、罢勌:疲倦。
- 29、罢倦:疲倦。
- 30、罢课: 罢课bàkè (1) 学生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上课 英 students’strike
- 31、罢困: 1.疲劳困苦。
- 32、罢劳:疲劳;疲惫。
- 33、罢老:疲惫衰老。
- 34、罢垒: 1.停止构筑壁垒。犹休战。
- 35、罢羸:疲困衰弱。
- 36、罢吏:免职的官吏。
- 37、罢了:[ bà le ] :(助)用在陈述句的末尾,有“仅此而已”的意思:这不算什么,表达心意~。 [ bà liǎo ] :表示容忍,有勉强放过暂不深究的意思;算了:他不愿参加也就~。
- 38、罢列: 1.犹罢市。停止营业。
- 39、罢咧:罢了。
- 40、罢癃:老病残疾﹐不能任事。 汉时已成丁而身材矮小者亦称'罢癃'。 指驼背。《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躄者至平原君门,谓曰:'……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司马贞索隐:'罢癃谓背疾,言腰曲而背隆高也。'一说,指跛足。
- 41、罢潞: 1.疲敝困乏。 2.谓使疲劳困乏。
- 42、罢论: 罢论bàlùn (1) 已经取消了的打算 英 abandoned (rejected)idea
- 43、罢马:疲敝的马。
- 44、罢甿:疲敝之民。
- 45、罢免: 罢免bàmiǎn (1) 选民或代表机关撤销所选出的人员的职务 例 常委会由代表大会选举或者罢免 英 recall (2) 免除官阶或官职 例 人民选举了我,因而他们也可以罢免我 英 unmake
- 46、罢民: 1.不从教化﹑不事劳作之民。 2.疲困之民。 3.谓使民疲劳。
- 47、罢牛:衰老的牛。
- 48、罢驽:低劣的马。喻人的才能低下。
- 49、罢懦:懦弱无能。
- 50、罢弃:废除。
- 51、罢遣:遣散;放遣。
- 52、罢钱:积欠未交的钱款。
- 53、罢怯:软弱畏怯。
- 54、罢去: 1.免去;除去。 2.指免职。
- 55、罢人: 1.疲困的人。
- 56、罢任:卸任;免职。
- 57、罢软: 懦弱无能: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
- 58、罢輭: 懦弱无能:坐罢輭不胜任者,不谓罢輭,曰下官不职。
- 59、罢弱:疲弱。
- 60、罢赛: 运动员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拒绝参加比赛。
- 61、罢散: 1.遣散。 2.谓结束。
- 62、罢社:停止社祭。《三国志.魏志.王修传》:"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后用为对别人丧母表示哀悼之典。
- 63、罢市: 罢市bàshì (1) 商人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营业 例 小民罢市。——《明史·海瑞传》 英 shopkeepers' strike;close all shops;close business
- 64、罢士:无行的男子。 疲弱的士兵。
- 65、罢收:罢休﹐收场。
- 66、罢手: 罢手bàshǒu (1)停止;住手 例 不肯罢手 英 stop;give up;let the matter go(多用于否定句中)
- 67、罢俗:颓败的风俗。
- 68、罢退:罢官退职。
- 69、罢闲: 1.罢官闲居。
- 70、罢相: 1.罢免宰相官职。
- 71、罢谢:辞官去职。
- 72、罢休: 罢休bàxiū (1) 停止;了结;作罢 例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英 stop (2) 休息 例 收拾了罢休 英 rest
- 73、罢朽:犹衰老。
- 74、罢需: 懦弱无能:坐罢需不胜任者,不谓罢需,曰下官不职。
- 75、罢学:放弃学业。
- 76、罢亚: 1.稻名。 2.稻多貌。
- 77、罢宴: 罢宴bàyàn (1) 宴会完毕 英 the banquet comes to end (2) 拒绝赴宴 英 refuse to attend a feast
- 78、罢业:罢工;停业。
- 79、罢议: 1.停止论议;罢论。
- 80、罢瘵:疲困。亦指疲困的人。瘵﹐肺痨。
- 81、罢战:停战;停止争斗。
- 82、罢政:谓免除宰相职务。
- 83、罢秩:罢官。
- 84、罢止: 1.停止。
- 85、罢直:值班供职完毕。直﹐当值。
- 86、罢逐:罢免放逐。
- 87、罢筯: 1.见"罢筯"。
- 88、罢箸: 1.见"罢箸"。
- 89、罢女:无行的女子。
- 90、罢朝: 1.帝王退朝或臣子朝罢退归。 2.指皇帝停止临朝。
- 91、罢省:省免;废除。
- 92、罢露: 1.疲敝困乏。 2.谓使疲劳困乏。
- 93、罢顿:疲惫困顿。
- 94、罢职: 罢职bàzhí (1) 解除职务 英 remove sb. from office;be dismissed from one's post
- 95、罢极: 疲惫;困顿。
- 96、罢园:园主或种植者在田园里最后一轮收获后不再要地里的东西了,罢园后其他人可以捡拾剩余作物。
- 97、罢夫: 疲惫之人。
- 98、罢免权: 罢免权bà miǎn quán 1. 选民或选民单位依法撤销他们所选出的代表的职务或资格的权利。 英 right of recall; 2. 政府机关或组织依法撤销其任命的人员职务的权利。
- 99、罢黜百家:指汉武帝时将非属儒家的博士官一律罢黜,仅置五经博士而言。
- 100、罢于奔命:原谓因受命到处奔走而精疲力尽。后以指忙于奔走应付﹐非常疲劳。
罢中间的词语
更多>>- 1、总罢工: 总罢工zǒngbàgōng (1) 各行各业所有参加工会组织的工人同时举行的罢工 英 general strike
- 2、大罢工:1. 世纪末期和 2. 世纪初、工业革命发生期间产生了关键的作用,成功迫使了政府修改政策、甚至倒台。
- 3、编剧罢工: 1.、受尽资本主义剥削的部分作家终于站起来了。 2.、美国好莱坞编剧的一次集体性事件。
- 4、善罢甘休: 善罢甘休shànbà-gānxiū (1) 好好地了结,轻易地罢手 例 敌人不会善罢甘休 英 leave the matter at that;take sth.lying down;let it go at that
- 5、劣倦罢极:疲倦已极。
- 6、不肯罢休:胡搅蛮缠,使得双方都不能顺心。
- 7、收锣罢鼓:停止敲击锣鼓。比喻结束,结尾。
- 8、海瑞罢官:海瑞罢官是发生在明朝的历史事件。
- 9、善罢干休:亦作'善罢甘休'。
- 10、善罢罢休: 亦作“善罢干休”。
- 11、誓不罢休: 誓不罢休shìbùbàxiū (1) 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表示具有坚定的决心 例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英 swear not to stop
- 12、休兵罢战: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 13、欲罢不能: 欲罢不能yùbà-bùnéng (1) 想罢手也不行。指已形成某种局面,无法改变 英 can not refrain from carrying on;be unable to stop even though one wants to
- 14、息兵罢战: 《喻世明言》卷二十二
- 15、不罢不休: 罢和休都有停止的意思,不罢不休就是不停止,只是在语境上更严重一点。
- 16、二七大罢工: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的反帝、反军阀的政治罢工。2月7日,军阀吴佩孚在汉口、长辛店等地镇压罢工工人,造成流血惨案,所以这次罢工叫二七大罢工。
- 17、省港大罢工:省港大罢工,1925年6月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此次罢工由共产党人邓中夏及苏兆征领导,历时1年零4个月,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工人运动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罢工。
- 18、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年1月13日,香港海员工人因要求增加工资而举行罢工。在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苏兆征、林伟民等领导下,至2月底罢工人数增至十万余人。3月4日,大批工人离开香港回广州,行至九龙沙田时,遭英国军警开枪阻拦、镇压,当场打死四人,伤数百人,造成“沙田惨案”。工人坚持罢工,迫使港英当局同意增加工资、恢复工会、释放被捕工人、抚恤死难者家属等条件。3月8日罢工胜利结束。
- 19、你方唱罢我登场: 用于权力更迭,政治讽刺的说法。
- 20、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词语解释⒈ 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为要求承认俱乐部有代表工人权利和增加工资举行罢工。路矿当局勾结军阀派兵企图镇压。在共产党人刘少奇、李立三等的领导下,一万七千多工人英勇斗争,迫使路矿当局承认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18日罢工取得了胜利。
- 21、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词语解释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jīng hàn tiě lù gōng rén dà bà gōng ]⒈ 亦称“二七大罢工”。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阻挠和破坏。4日,京汉铁路沿线三万多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7日,吴佩孚派军队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镇压,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先后惨遭杀害。此后各地工会组织除广东、湖南外都遭封闭,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罢结尾的词语
更多- 1、报罢: 古谓批覆所言之事作罢,即言事不准。 科举时代考试落第,亦称报罢。
- 2、毕罢:撇下;结束。
- 3、策罢:犹策免。
- 4、斥罢: 1.罢免。
- 5、黜罢:黜退,罢免。
- 6、赐罢:谓罢免其官职。
- 7、短罢: 1.短矮。
- 8、放罢: 罢官。
- 9、废罢:废除。
- 10、甘罢:犹甘休。
- 11、饥罢: 饥饿疲惫。罢,通“疲 ”。
- 12、拣罢:经挑选不合格的军士令其退伍。
- 13、简罢:犹剔除。
- 14、蠲罢:免除;废除。
- 15、郎罢: 1.方言。闽人用以称父。
- 16、劳罢: 疲劳;疲倦。
- 17、癃罢: 1.衰弱疲病。罢﹐通"疲"。
- 18、麦罢:麦子收割完毕的时日。
- 19、免罢:罢免,谓解除官职。
- 20、疲罢:疲敝﹐衰败。
- 21、撇罢:撇下﹐丢掉。
- 22、寝罢: 1.废除;停止。
- 23、却罢:亦作'却罢'。 犹也罢。应答之词。
- 24、任罢: 谓疲于役使。罢,通“疲 ”。
- 25、停罢:停止。
- 26、休罢: 1.罢休;停止。 2.指辞官。
- 27、也罢: 也罢yěbà (1) 也就算了;罢了。表示只好如此或有容忍之意 例 也罢,你既然决定了,就照你的想法去办吧! 英 all right
- 28、诱罢: 1.诱之深入使其疲困。
- 29、住罢:停止。
- 30、逐罢:旧时谓官员被免职斥逐。
- 31、便罢: 1.才罢休。 2.犹言就算了,则已。
- 32、拘罢:圆。
- 33、拜罢:犹拜免。
- 34、省罢: 1.裁减;罢免。
- 35、衰罢:衰疲。罢,通"疲"。
- 36、干罢:甘休;白白了事。
- 37、革罢:革除;撤销。
- 38、官罢: 1.解除官职。 2.听凭官方断结。与"私休"相对。
- 39、解罢:免官。
- 40、老罢: 1.衰老疲惫。
- 41、离罢: 1.涣散而疲惫。
- 42、破罢:破毁取缔。
- 43、秋罢: 1.谓秋季庄稼无收。 2.秋收完毕。
- 44、退罢: 1.退兵罢战。 2.退职,免职。
- 45、至罢: 1.极无能。罢﹐通"疲"。
- 46、作罢: 作罢zuòbà (1) 作为罢论;不进行 例 这件事只好作罢 英 drop;give up;relinquish
- 47、中罢: 犹中止。
- 48、半涂而罢: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同“半涂而废”。
- 49、更待干罢:亦作'更待干罢'。 意谓怎肯干休。
- 50、更待乾罢: 见“更待干罢”。
- 51、九朽一罢: 中国画描绘人物的一种方法。
- 52、悻悻作罢: 带着怨恨失意的表情停止了言行。
- 53、早朝晏罢:很早上朝,很迟退朝。谓勤于政事。
- 54、蚤朝晏罢: 1.见"蚤朝晏退"。
- 55、春风报罢: 春风报罢chūn fēng bào bà (1) 指男女交欢一次 例 不是长久夫妻,也算春风报罢。——《金瓶梅》 英 a sexual intercourse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罢组词,罢的组词,罢字怎么组词,罢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罢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罢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03个,罢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1个,罢字在结尾的组词有55个。
- 拼音bà,ba,pí
- 注音ㄅㄚˋ,˙ㄅㄚ,ㄆㄧˊ
- 笔划10
- 繁体罷
- 五笔LFCU
基本释义
bà动词(1) (会意。从网,从能。表示用网捕住有贤能的人。“网”在字的上部楷书多写作“罒”。本义:罢官;免去;解除)(2) 同本义可以罢官之无事者,去器之无用者。——《吕氏春秋·仲冬》窦太后大怒,乃罢逐 赵绾、 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 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徐阶罢相里居。——《明史·海瑞传》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清· 方苞《狱中杂记》(3) 又如:罢谢(辞官去职);罢归(辞职或免官归里)(4) 遣返,遣归 。如:罢散(遣散);罢遣(遣散;放遣)(5) 停止于是罢酒。——《史记·魏公子列传》(6) 又如:罢休;罢兵(停止战争);罢手(停止;住手);罢业(停业;罢工);罢战(停战;停止争斗)(7) 完毕既罢归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韩非子·郑人买履》曲罢曾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8) 又如:吃罢了饭;罢散(谓结束)(9) 废除;取消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盐铁论·本议》(10) 又如:罢弃(废除);罢废(废弃)(11) 归,返回 。如:罢出(退出);罢朝(帝王退朝或臣子罢朝退归)叹词(1) 表示失望、愤恨,常叠用。如:罢!罢!这样的媳妇以后必败坏门风ba暂无详细释义 [查看更多]
B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