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士
拼音:ba shì
注音:ㄅㄚˋ ㄕˋ

罢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无行的男子。
疲弱的士兵。

引证解释:

⒈ 无行的男子。

《国语·齐语》:“罢士无伍。”
韦昭注:“罢,病也。无行曰罢。”
《荀子·王霸》:“无国而不有贤士,无国而不有罢士。”

⒉ 疲弱的士兵。

《新唐书·马存亮传》:“军所籍凡十餘万, 存亮料柬尤精,伍无罢士,部无冗员。”

网络解释:

罢士

  • 罢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pí shì,指无行的男子。罢在这里通“疲”,与“贤”相对。(详见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第6版)
  • 字义分解

    • 拼音bà,ba,pí
    • 注音ㄅㄚˋ,˙ㄅㄚ,ㄆㄧ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LFCU

    1. 停,歇:罢休。罢工。罢课。罢市。罢论(打消了打算)。罢笔(停止写作)。

    2. 免去,解除:罢免。罢官。罢职。罢黜。

    3. 完了,毕:吃罢饭。

    ba

    1. 同“吧”。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GHG
    • 五行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