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民
拼音: | bà mín |
注音: | ㄅㄚˋ ㄇ一ㄣˊ |
罢民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不从教化﹑不事劳作之民。 2.疲困之民。 3.谓使民疲劳。
引证解释:
⒈ 不从教化、不事劳作之民。
引《周礼·秋官·司圜》:“掌收教罢民。”
郑玄注引郑司农曰:“罢民谓恶人不从化、为百姓所患苦而未入五刑者也。”
《周礼·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教罢民。”
郑玄注:“民不愍作劳,有似於罢。”
清钱谦益《狱中杂诗》之一:“老去头衔更何有,从今祇合号罢民。”
⒉ 疲困之民。
引《吕氏春秋·适威》:“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
汉桓宽《盐铁论·诏圣》:“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
⒊ 谓使民疲劳。
引《左传·昭公四年》:“取陵于大国,罢民而无功。”
《晏子春秋·杂上十七》:“年充众和而伐之,臣恐罢民弊兵,不成君之意。”
网络解释:
罢民
字义分解
- 拼音bà,ba,pí
- 注音ㄅㄚˋ,˙ㄅㄚ,ㄆㄧˊ
- 笔划10
- 繁体罷
- 五笔LFCU
bà
1. 停,歇:罢休。罢工。罢课。罢市。罢论(打消了打算)。罢笔(停止写作)。
2. 免去,解除:罢免。罢官。罢职。罢黜。
3. 完了,毕:吃罢饭。
ba1. 同“吧”。
与罢民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