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舍拔: 1.发箭。
  • 2、舍菜: 1.见"舍采"。
  • 3、舍次:宿营;亦泛指临时住宿。语本《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 4、舍奠: 1.释奠。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谓陈设酒食以祭祀。舍奠之礼﹐古时用于朝会﹑庙社﹑山川﹑征伐和学宫中祭先圣先师诸事。学宫中春夏秋冬四时有定期的舍奠。此外﹐始立学宫必舍奠;出征执有罪而返﹐亦舍奠于学宫。舍﹐通"释"。
  • 5、舍筏:舍弃渡人的船筏。谓佛法如筏,既已渡人到彼岸,法便无用,不可再执着。语本《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唐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不作解缨客﹐宁知舍筏喻。身世已悟空﹐归途复何去。"后多以喻学习古人诗文要摆脱方法上的束缚﹐方能有所创造。
  • 6、舍馆: 1.住所;客舍。
  • 7、舍间: 舍间shèjiān (1) 对自己的家的谦称 英 my humble abode
  • 8、舍监:旧时学校里指导学生生活﹑行为的人叫舍监。
  • 9、舍讲:《后汉书.朱佑传》:"佑初学长安,帝往候之,佑不时相劳苦,而先升讲舍。后车驾幸其第,帝因笑曰:'主人得无舍我讲乎?'"后因以"舍讲"为不礼敬客人的典故。
  • 10、舍敬:犹免礼。
  • 11、舍眷: 1.对自己家眷的谦称。
  • 12、舍脸: 舍脸shěliǎn (1) 不得已而不顾面子 例 出于无奈,她只有舍脸向人借贷 英 do sth. at the sacrifice of dignity
  • 13、舍妹:用于对别人称自己家的妹妹。
  • 14、舍匿: 1.窝藏。
  • 15、舍贫:施舍财物给贫困的人。
  • 16、舍弃: 舍弃shěqì (1) 放弃,抛弃 例 你不会舍弃科学或者你的事业的 例 为革命的事业而舍弃个人利益 英 give up
  • 17、舍却: 1.抛开。
  • 18、舍人: 官名。 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私门之官。 仆从;差役。 宋·元以来俗称显贵子弟为舍人。
  • 19、舍利: 舍利shèlì (1) 又作“舍利子”。意为尸体或身骨,佛教称释迦牟尼遗体火焚后结成的珠状物。后来也指高僧火化剩下的骨烬 英 梵sarīra;Buddhist relics
  • 20、舍中: 1.犹家中。 2.指家中人。
  • 21、舍下: 谦称自己的家。
  • 22、舍采: 1.即释菜。亦作"舍菜"。古代学子入学以苹蘩之属祭祀先圣先师叫舍采。舍﹐通"释"。
  • 23、舍亲: 舍亲shèqīn (1) 对他人称自己的亲戚的谦词 英 my relative
  • 24、舍字:对子女死亡的婉称。
  • 25、舍止: 1.停驻;居留。
  • 26、舍身: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 参见:舍身
  • 27、舍拚: 暂无释义
  • 28、舍然:释然。谓疑虑隔阂顿消。舍,通“释”。
  • 29、舍藏:犹窝藏。
  • 30、舍寿:死亡的婉称。
  • 31、舍纵: 1.宽赦﹐放纵。
  • 32、舍生: 舍生shě shēng (1) 为了真理和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 英 lay down one's life for a just cause;prefer honour to life
  • 33、舍禁: 1.解除封山泽的禁令。古十二荒政之一。
  • 34、舍长: 1.守护客馆的负责人。
  • 35、舍: 1.亦作"舍拚"。 2.舍弃。 3.谓豁出去。
  • 36、舍园: 1.宅内庭院。
  • 37、舍帐: 1.营帐。
  • 38、舍越: 1.放过﹐避开。
  • 39、舍手:放开手;放下手。
  • 40、舍离:弃之使离去;离开。
  • 41、舍戍: 1.驻守。
  • 42、舍宅:谓施舍住宅作寺院。
  • 43、舍业: 1.停止学习。 2.舍弃家产。
  • 44、舍施:犹施舍。谓以财物﹑人力资助寺院或救济贫民。
  • 45、舍与:施舍给。
  • 46、舍弟: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家的弟弟。
  • 47、舍毒: 1.一种虫毒。
  • 48、舍得:毫不吝惜;割舍得下。
  • 49、舍眼:犹睁眼。
  • 50、舍命: 舍命shěmìng (1) 舍弃生命;拼命 英 risk one's life;sacrifice oneself
  • 51、舍放:发射﹐放射。
  • 52、舍: 1.亦作"舍拚"。 2.舍弃。 3.谓豁出去。
  • 53、舍己:指看重别人,轻视自己。
  • 54、舍去: 扔弃;抛弃。
  • 55、舍友:《舍友》是一部近代现代类的小说。
  • 56、舍缘豆:旧时北京的一种习俗。施舍豆子结缘。
  • 57、舍姆娘: “舍姆娘”为吴语词汇,准确来说是产妇。
  • 58、舍不得: 舍不得shěbude (1) 不忍分离 例 远离故乡,我心里真有点儿舍不得 英 hate to part with;be reluctant to (2) 因爱惜而不忍抛弃或使用 例 把它扔了我可舍不得 英 hate to give up or use
  • 59、舍利子:佛教修行者遗体焚烧之后,发、肉、骨成珠状或块状的颗粒。
  • 60、舍利塔: 1.供奉佛舍利的塔。
  • 61、舍身崖:泰山崖名。旧时信佛者谓投身崖下可脱诸罪而登彼岸。
  • 62、舍则亡: 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
  • 63、舍德处: 见真空。
  • 64、舍利女: 舍利弗比丘之母。
  • 65、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
  • 66、舍生存义: 1.见"舍生取义"。
  • 67、舍近即远:放弃近的,谋求远的。
  • 68、舍己为人: 舍己为人shějǐ-wèirén (1) 原指放弃自己的见解,随声附和别人。后用指舍弃自己的利益,援助他人 英 sacrifice one's own interests for the sake of others
  • 69、舍己救人:  舍弃自己的生命去援救他人。
  • 70、舍己就人:舍:弃;就: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 71、舍己芸人:原指舍弃自己的田地,去耕种他人的土地。
  • 72、舍己为公:为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 73、舍己从人: 舍己从人shějǐ-cóngrén (1) 放弃自己的意见而服从他人的主张 英 give up one's own opinion and accept the widely-accepted one
  • 74、舍己成人:牺牲自己利益﹐成全别人。
  • 75、舍近求远: 舍近求远shějìn-qiúyuǎn (1) 形容做事走弯路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也说“舍近谋远” 例 这种东西本地就出产,无需舍近求远到外地去订购 英 seek far and wide for what lies close at hand;be careless for the present and scheme for the future
  • 76、舍近谋远:语本《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意谓舍弃近便的﹐追求遥远而无把握的。
  • 77、舍近务远:放弃近的,谋求远的。
  • 78、舍命救人:舍:放弃。放弃自己的生命以拯救他人
  • 79、舍旧谋新:弃旧求新。
  • 80、舍短录长: 见“舍短取长 ”。
  • 81、舍短録长: 1.见"舍短取长"。
  • 82、舍我其谁: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 83、舍本求末:放弃根本,追求末节。
  • 84、舍身求法: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躯体,虔诚地寻求佛法。后泛指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生命。
  • 85、舍经从权:谓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 86、舍道用权:谓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 87、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shěshēng-qǔyì (1) 为了真理和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 英 lay down one's life for a just cause;prefer honour to life
  • 88、舍本逐末: 舍本逐末shěběn-zhúmò (1) 指做事舍弃根本的部分,却过多地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也说“舍本求末” 例 如果作者本没有什么新颖独创之见,却勉强去雕砌一些警句、格言之类来等着读者喝采,那是舍本逐末的作法。——《义论、考据和辞章》 英 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s;be 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 89、舍利子塔: 舍利子塔shèlìzǐ tǎ (1) 远东一种存放圣骨、圣物的神圣场所 英 dagoba;dagaba;Buddhist shrine;pagoda for Buddhist relics
  • 90、舍生忘死:  同“舍死忘生 ”。形容不怕牺牲。
  • 91、舍车保帅: 舍车保帅shějū-bǎoshuài (1) 象棋用语,比喻在某些斗争中,为了保全主要的人物,出了问题就把责任推到次要人物的身上 英 give up a rook to save the king (in chess)
  • 92、舍身饲虎: 佛教故事。传说释迦牟尼过去世曾经是国王摩诃罗陀的幼子摩诃萨埵,在竹林中看见七只小虎围着一只饥渴羸弱的母虎。王子遂生大悲心,舍身以饲饿虎。见《金光明经•舍身品》、《贤愚经•摩诃萨埵以身施虎》。
  • 93、舍实听声:不察实际﹐只听虚名。
  • 94、舍短取长: 舍短取长shěduǎn-qǔcháng (1) 谓弃其短处,取其长处 英 put away the short and take in the long
  • 95、舍生取谊: 1.见"舍生取义"。
  • 96、舍身为国:为国家献出,牺牲自己的生命。
  • 97、舍本从末: 舍本从末shě běn cóng mò (1) 指做事舍弃根本的部分,却过多地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也说“舍本求末” 例 如果作者本没有什么新颖独创之见,却勉强去雕砌一些警句、格言之类来等着读者喝采,那是舍本从末的作法。——《义论、考据和辞章》 英 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s;be 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 98、舍矢如破:箭一放出就能射中目标。
  • 99、舍死忘生: 舍死忘生shěsǐ-wàngshēng (1) 不顾死亡,忘记生命。形容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也作“舍生忘死” 英 disregard one's own safety; risk one's life
  • 100、舍我复谁: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舍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毕舍遮: 毕舍遮(IAST:piśāca)印度神话中以尸体为食的恶鬼。一说佛教中的饿鬼即由它而来。
  • 2、邻舍笛: 1.亦作"邻篴"。 2.篴,同"笛"。晋向秀《思旧赋》序:"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后世即用"邻舍笛"作为伤逝怀旧的典实。
  • 3、割舍得: 1.舍弃。 2.拚着,豁出去。
  • 4、割舍的: 1.舍弃。 2.拚着,豁出去。
  • 5、割舍了: 1.舍弃。 2.拚着,豁出去。
  • 6、田舍郎:农家子。多用以指乡野之人。
  • 7、同舍郎: 同居一舍的郎官。后亦泛指僚友。
  • 8、佛舍利:相传为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击之不坏,焚之不燋,或有光明神验。佛教徒奉为至宝,建塔供奉。后亦泛指高僧死后烧剩的骨烬。舍利为梵语?arīra的译音,意为"身骨"﹑"灵骨"。
  • 9、洛舍种: 茶树无性系新品种。
  • 10、田舍娘:农家女。
  • 11、田舍奴:犹言乡巴佬。含有鄙其无知之意。
  • 12、毗舍阇: 类似罗刹的鬼神之一,梵文pi?āca,音译又作毕舍遮、毗舍遮、臂舍柘,意为食血肉鬼、啖精气鬼或癫狂鬼。
  • 13、不舍得: 不愿意割舍;不忍心。
  • 14、三舍法: 宋神宗时取士法,为元丰新法之一。其法分太学为外舍、内舍、上舍,别生员为三等而置之。依一定年限和条件,由外舍升入内舍继而升上舍。最后按科举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以官职。在舍读经为主,以济当时科举偏重文词之不足。
  • 15、三舍生: 宋代行三舍法时,太学置外舍生二千人,内舍生三百人,上舍生一百人。合称“三舍生”。
  • 16、田舍翁: 1.年老的庄稼汉。
  • 17、田舍人: 1.农家人。用以称人朴直。
  • 18、田舍子:农家人。有时含有轻蔑意。
  • 19、同舍生:犹同学。舍,学舍。
  • 20、田舍儿: 1.田舍子。
  • 21、田舍公: 1.田舍翁。
  • 22、田舍汉: 1.犹言乡巴佬。
  • 23、小舍人:舍人﹐古代官名。宋元以来﹐世俗尊称贵显子弟为舍人﹐也称小舍人。
  • 24、断舍离: 其通常代表的意思为: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如今,“断舍离”已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理念,通过实践断舍离,人们将清空环境,清空杂念,过简单清爽的生活,享受自由舒适的人生。
  • 25、法舍利: 又称法身舍利、法颂舍利。指佛所说之经典。
  • 26、放舍者: 含义是“常供给”、“有求必应者”。
  • 27、王舍城:地名。即古印度曷罗阇姞利呬城。传说其西南佛陀迦雅为释迦牟尼成道之地。常借指佛国﹑佛寺。
  • 28、中舍人: 亦称“中舍人人”。
  • 29、爱丽舍宫: 法国总统的住处和办公处。在巴黎市内。建于1718年,当时称戴佛罗大厦。1788年改称爱丽舍大厦。曾多次作为法国王宫。1873年起为法国总统所用,由此成为法国总统的代名词。
  • 30、百舍重茧:亦作'百舍重趼'。
  • 31、筑舍道傍:傍:通“旁”。在路旁盖房子,同路人讨论事情。比喻人多口杂,办不成事。
  • 32、碧海舍人:芙蓉鸥的封号。后遂以为别名。
  • 33、负担舍舟:身背行囊,离船上岸
  • 34、蜗舍荆扉:象蜗牛壳似的房子,用荆条编的门户。形容极简陋狭小的房屋。扉:门户。
  • 35、凤阁舍人:官名。即中书舍人。唐武则天时称中书省为凤阁,中书舍人即称"凤阁舍人"。
  • 36、割舍不下: 舍弃抛弃不下,总在惦记。
  • 37、百舍重趼: 1.亦作"百舍重茧"。 2.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长途奔走﹐十分辛劳。
  • 38、进舍女壻:即赘婿。 清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进舍女壻》:“《越谚》:‘舍,沙去声。《小繁露》:“今人称赘壻曰入舍女壻。”亦有所本。《夷坚志》“ 隗伯山 ”条云:“ 饶州 市 隗干三 名 伯 者, 淳熙 初年 蟦州门 里 王小三 家,作入舍女壻。”’案, 越 以入舍为进舍,字稍不同,即《公羊传》注所谓就壻也。就壻即赘壻。” 蒋礼鸿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释称谓》:“﹝入舍女壻﹞今 舟山 方言称赘婿为‘进舍女婿’,亦可印证。”亦作“进门女婿 ”。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三章:“她们喜愿 生宝 指教这个野性的进门女婿,他是一块生铁疙瘩,锉一锉好。”
  • 39、禁舍开塞:谓禁罚和赦免,开放和闭锁。
  • 40、空舍清野: 1.对付强敌入侵的一种方法。即将田间成熟的庄稼割掉﹐把人员﹑牲畜﹑物资等转移﹐使敌人占领后一无所获。
  • 41、佛牙舍利:亦作"佛牙"。
  • 42、南宫舍人: 见“南省舍人 ”。
  • 43、南省舍人: 指礼部郎中。
  • 44、齐王舍牛:意思是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 45、抛家舍业:抛弃家庭,丢下正业。指流落在外。
  • 46、毗婆舍那:指以佛教所谓的正见观察。
  • 47、起居舍人:职官名。主修《起居注》。隋置,唐宋沿置之。
  • 48、不舍昼夜: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 49、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 50、解事舍人:唐姚崇任中书舍人时精明能干,时号"解事舍人"。
  • 51、进舍女婿: 1.即赘婿。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释谚.进舍女壻》:"《越谚》:'舍,沙去声。《小繁露》:"今人称赘婿曰入舍女婿。"亦有所本。《夷坚志》"隗伯山"条云:"饶州市隗干三名伯者,淳熙初年蟦州门里王小三家,作入舍女婿。"'案,越以入舍为进舍,字稍不同,即《公羊传》注所谓就婿也。就婿即赘婿。"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释称谓》:"﹝入舍女婿﹞今舟山方言称赘婿为'进舍女婿',亦可印证。"亦作"进门女婿"。
  • 52、难舍难分: 难舍难分nánshě-nánfēn (1) 形容相互感情很深,不忍分离。也说“难舍难离”、“难分难舍” 英 loath to part
  • 53、三舍人诗: 指唐之令狐楚、王涯、张仲素三人的诗集。三人同为中书舍人,故称。
  • 54、四舍五入: 四舍五入sìshě-wǔrù (1) 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四舍五入,即,如被舍去部分的头一位数字小于五,则舍去;如大于等于五,则被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数字加1 英 round
  • 55、忘生舍死:忘却性命,不怕牺牲。
  • 56、紫薇舍人: 紫薇舍人即中书舍人。
  • 57、问舍求田:置屋买田。多形容只求个人小利,没有远大志向。语本《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 58、宣赞舍人:官名。宋代设置。原名通事舍人,政和中改称宣赞舍人,掌传宣赞谒之事。
  • 59、屋舍俨然:房舍整整齐齐
  • 60、逐末舍本: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 61、逐本舍末:谓遵循富国强兵的根本之道而舍弃浮华伪杂的末务。
  • 62、紫微舍人:唐宋中书舍人的别称。
  • 63、遵本舍末:谓遵循富国强兵的根本之道而舍弃浮华伪杂的末务。
  • 64、作舍道旁:比喻众说纷纭,事情难成。
  • 65、趋舍异路:趋舍:同“趣舍”,趋向和舍弃。选择和遵循的道路不同
  • 66、趋舍有时:趋向或舍弃,进取或后退。比喻人的得失、升降有一定的时机。
  • 67、趣舍有时:亦作'趣舍'。取舍。趣,通'取'。
  • 68、爱财舍命:指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而追求钱财
  • 69、保纳舍藏: 词语解释⒈  收容并窝藏。
  • 70、难舍难离:犹难分难舍。形容双方感情深厚,难以分离。
  • 71、取舍两难: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为难。
  • 72、通事舍人:官名。掌诏命及呈奏案章等事。
  • 73、贪生舍义:舍:放弃。为了活命,可以放弃道义
  • 74、用舍行藏: 用舍行藏yòngshě-xíngcáng (1) 《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亦称“用行舍藏”。儒家出世入世的观点,即一旦被任命就做官否则就引退 英 an attitude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for the appointment
  • 75、用行舍藏: 1.亦作"用舍行藏"。 2.《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谓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
  • 76、作舍道边: 《诗•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 77、取半舍满:果名。 一舍之半。即十五里。
  • 78、不舍神荒:神不会舍弃的荒原。
  • 79、中书舍人: 中书舍人,官名。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
  • 80、四舍五入法: 词语解释⒈  一种常用的近似数的截取方法。具体做法是:先看待处理的数需保留数位后面的第一位数字,如果它小于或等于4,就将它和后面的数字全部舍去;如果它大于或等于5,就要在需保留的最后一位数字上加1,再舍去后面各位数字。
  • 81、白舍人行诗图: 1.唐荆州葛清遍体刺白居易诗﹐人因以呼为"白舍人行诗图"。
  • 82、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 83、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 8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篇》
  • 85、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是古代诗词,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

舍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菴舍: 1.指设在墓旁的草屋。 2.小寺庙。
  • 2、庵舍: 1.指设在墓旁的草屋。 2.小寺庙。
  • 3、八舍:古代庶子宿卫王宫的八处休沐之所。后借指皇帝近臣宫内住处。
  • 4、茇舍:言军队芟除草莽,即于野地宿息。指草屋。 犹跋涉。
  • 5、拔舍:在草野息宿。拔,通"茇"。
  • 6、百舍:百里一宿。谓长途跋涉。
  • 7、半舍: 1.果名。 2.一舍之半。即十五里。
  • 8、傍舍:他人的房舍。 指邻舍﹑邻居。
  • 9、鲍舍:存放鲍鱼的房舍。
  • 10、备舍:谓俱藏入室。
  • 11、避舍:犹退避。
  • 12、比舍: 1.邻舍,邻居。 2.指所住屋舍相邻。 3.犹言家家户户。
  • 13、别舍:别第。
  • 14、丙舍:后汉宫中正室两边的房屋,以甲乙丙为次,其第三等舍称丙舍。泛指正室旁的别室﹐或简陋的房舍。 指在墓地的房屋。
  • 15、兵舍: 兵舍bīngshè (1) 军队居住的房子 英 military camp;barracks
  • 16、并舍: 1.比邻;邻舍。
  • 17、蚕舍: 1.蚕房。
  • 18、仓舍: 仓舍cāngshè (1) 用来存放牲畜、饲料、农产品和农机的农场建筑物 英 barn
  • 19、草舍: 1.谓宿止于草野间。 2.茅屋。
  • 20、操舍: 1.执持和舍弃。 2.指理学家所视为的修心养性的关键。语本《孟子.告子上》:"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朱熹集注:"孟子引之,以明心之神明不测,得失之易而保守之难,不可顷刻失其养。"
  • 21、产舍: 1.犹产房。
  • 22、廛舍:平民住屋。
  • 23、承舍:古时传递公文信件的差役。
  • 24、除舍: 1.整修﹑打扫房舍。表示恭敬待客之意。 2.官吏初上任所住宿的房舍。
  • 25、处舍:指营垒。
  • 26、椿舍:椿庭。
  • 27、赐舍:谓使来客到馆舍休息。
  • 28、次舍: 1.止息之所。 2.息宿;止息。
  • 29、邨舍:农村房舍。
  • 30、村舍: 1.农家房舍。
  • 31、厝舍:停放棺柩的小房。
  • 32、代舍: 1.战国齐孟尝君接待门客分上中下三等,上客所居称代舍。 2.泛指接待宾客的馆舍。
  • 33、贷舍: 宽宥,赦免
  • 34、稻舍:犹田舍。
  • 35、邸舍:(名)①府第。②古代供客商居住和存放货物的店铺。
  • 36、第舍:宅第﹐住宅。
  • 37、店舍:旅店。
  • 38、殿舍:皇宫;佛殿。
  • 39、定舍:驻扎休息。
  • 40、遁舍:犹舍弃。
  • 41、耳舍: 1.即耳房。
  • 42、凡舍:平常的房屋或住宅。
  • 43、返舍:回家。
  • 44、房舍: 房屋,房间。
  • 45、废舍:废弃。
  • 46、吠舍:印度种姓制度四大种姓中的第三等级。是从事社会生产的农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阶层,他们承担税负以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属于受压迫、被统治的阶级。
  • 47、凤舍:对人居宅的美称。
  • 48、府舍:官舍;官邸。
  • 49、福舍: 1.佛教所设布施修福的处所。 2.犹福堂。指监狱。
  • 50、服舍: 1.即倚庐。古代居父母丧未葬时住的简陋棚屋。既葬则居庐墓。 2.据《汉书.贾谊传》载:"谊为长沙傅三年﹐有服飞入谊舍﹐止于坐隅。服似鸮﹐不祥鸟也……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作《鵩鸟赋》以自广﹐后竟早卒。后人因以"服舍"为哀悼文人不寿之词。服﹐通"鵩"。
  • 51、鵩舍:汉贾谊《鵩鸟赋》序:"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鸟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鸟也。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后即以"鵩舍"指谪居之所。
  • 52、割舍: 割舍gēshě (1) 抛弃;舍得 例 难以割舍 英 part with;give up
  • 53、狗舍: 狗舍gǒushè (1) 狗或狗群的棚舍;饲养狗的场所;不适于人类居住的房屋或住所 英 kennel
  • 54、官舍: 1.官署;衙门。 2.官吏的住宅。 3.专门接待来往官员的宾馆。 4.官府的差役。
  • 55、寒舍: 寒舍hánshè (1)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 例 请二位光临寒舍一叙 英 my humble home
  • 56、号舍: 1.古代州﹑郡等学舍。 2.即号子。
  • 57、横舍:学舍。横,通"黉"。
  • 58、黉舍:意思是学校。
  • 59、候舍:接待过往官员或其他宾客的馆舍。
  • 60、浑舍:谓全家。
  • 61、甲舍: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
  • 62、兼舍:犹言兼行﹐兼程。古代行军﹐途中住一夜叫舍。
  • 63、谏舍:犹谏院。借指谏官。
  • 64、讲舍:讲学﹑传经的堂舍。
  • 65、郊舍:谓宿于城郊。表示诚敬。
  • 66、劫舍: 抢掠村舍。
  • 67、谨舍:谓另立馆舍安排居住﹐并谨慎地侍候﹑保卫。
  • 68、僦舍: 1.租屋。 2.指租赁之屋。
  • 69、居舍: 居舍jūshè (1) 住宅,住处 例 居舍萧然。——清·张廷玉《明史》 英 dwelling;residence
  • 70、沮舍:破败不堪的屋子。
  • 71、捐舍: 见"捐馆舍"。
  • 72、决舍: 参见:决舍 ,决舍
  • 73、客舍: 客舍kèshè (1) 旅馆;供旅客住宿的房屋 英 hotel;guest house;guest room
  • 74、宽舍:宽大赦免。
  • 75、逵舍:犹客舍。
  • 76、郎舍: 1.郎署。
  • 77、垒舍: 犹营房。
  • 78、吏舍: 1.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
  • 79、离舍:离开住地﹔离家。
  • 80、撩舍:寮舍。僧房。撩﹐同"寮"。
  • 81、寮舍:犹房舍。亦特指僧舍。
  • 82、列舍:列星。
  • 83、邻舍: 邻舍línshè (1) 〈方〉家住隔壁的人 英 neighbor
  • 84、鄰舍: 邻舍línshè (1) 〈方〉家住隔壁的人 英 neighbor
  • 85、令舍:县令的官舍。
  • 86、留舍: 1.留宿。
  • 87、楼舍:楼房。
  • 88、庐舍:田野间的屋舍。
  • 89、逻舍:犹逻所。
  • 90、闾舍: 1.房屋﹑居室。
  • 91、旅舍: 旅舍lǚshè (1) 旅馆 英 hotel; inn; guest house
  • 92、茅舍: 茅舍máoshè (1) 茅屋;草屋 例 茅舍无烟。——《聊斋志异·促织》 英 thatched cottage
  • 93、某舍:犹某公子。舍,舍人的略称。
  • 94、墓舍:坟地上供祭扫用的房舍。
  • 95、农舍: 农舍nóngshè (1) 农民住的房子 英 farmstead
  • 96、抛舍:意思是指抛开、撇下。
  • 97、棚舍: 棚舍péngshè (1) 常用现成材料盖的带顶的简单构筑物,供牲畜或农场工临时住用 英 booth
  • 98、毗舍: 佛教语。梵文的译音。又译作“吠舍”、“吠奢”。古印度四种姓之一。指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等级。 邻舍。
  • 99、贫舍:寒舍。谦称自己的家。
  • 100、铺舍:铺屋。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舍组词,舍的组词,舍字怎么组词,舍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舍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舍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28个,舍字在中间的组词有85个,舍字在结尾的组词有320个。
  • 拼音shě,shè
  • 注音ㄕㄜˇ,ㄕㄜ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FKF
  • 五行

基本释义

shě动词(1) 放在一边;丢开捨,释也。从手,舍声。——《说文》捨,置也。——《广雅》舍车而徒。——《易·贲》(2) 又如:舍手(放开手;放下手);舍置(丢开);舍脸(沉下脸)(3) 放弃;舍弃万物捨此而求生。——《老子》注经传多以舍为之不如舍。——《易·屯》舍命不渝。——《诗·郑风·羔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求则得之,舍者失之。——《孟子·告子上》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未可知也。——《韩非子·难二》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资治通鉴》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4) 又如:舍己成人(牺牲自己利益,成全别人);舍却(抛开);舍实求虚(放弃实在的东西,而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所在);舍拼(舍弃;不顾一切干);舍筏(舍弃渡人的船筏);舍业(放弃学业;舍弃产业);舍己芸人(舍弃自己的田地,去耕耘别人的田地。比喻荒废自己本分内的工作而替他人做事)(5) 废止、停止耕者少舍。——《礼记·月令》。注:“止也。”舍我穑事。——《书·汤誓》。释文:“废也。”舍药物可也。——《左传·昭公九年》。服注:“止也。”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6) 又如:舍业(停止学习)(7) 布施,施舍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儒林外史》(8) 又如:舍个数(在神佛面前许个愿);舍贫(接济穷人);舍宅(施舍住宅作寺院);舍施(施舍)(9) 通“赦”。免罪或免罚;释放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圣王之所不畜也。——《荀子·荣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韩诗外传·卷九》夫人请之,吾舍之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10) 又如:舍禁(解除封山泽的禁令);舍纵(宽赦,放纵);舍眼(睁眼;抬眼)(11) 发,发射不失其驰,舍矢如破。——《诗·小雅·车攻》(12) 又如:舍拔(发箭);舍放(发射,放射)(13) 另见shèshè名词(1)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2) 同本义舍,市居曰舍。——《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天子赐舍。——《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孟子·离娄上》至舍,四支僵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3) 又如:旅舍(旅馆);舍馆(住所;客舍);舍长(守护客馆的负责人)(4) 房屋(住宅)将适舍。—《礼记·曲礼》。注:“主人家也。”舍之上舍。——《战国策·齐策》。注:“甲第也。”神归其舍。——《鬼谷了·本经阴符》舍南舍北皆春水。——《杜甫《客至》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怀都舍。——《吕氏春秋·察今》(5) 又如:庐舍(简陋的房屋);茅舍(茅屋);舍园(宅内庭院);舍中(家中);宿舍;茅舍;牛舍;校舍;舍匿(用房子藏匿。即“窝藏”)(6) 营寨;营房于是徙舍而走平陵。——《孙膑兵法·擒庞涓》(7) 中国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杜预注:“一舍,三十里。”(8) 公子;少爷 。如:舍人(公子;少爷)代词(1)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屈到舍下暂住,细细请教何如?——《长生殿·弹词》(2) 又如:舍弟(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舍妹(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妹妹);舍下(谦称自己的居室)动词(1) 置;安置舍相如广成传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唐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 又如:舍匿(窝藏);舍藏(窝藏)(3) 住宿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庄子·山木》(4) 又如:舍次(临时住宿);舍止(停驻,居留)(5) 休息;止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6) 安排住宿少间白至,乘骏马如龙,生另舍舍之。——《聊斋志异·白于玉》(7) 宿营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左传·庄公三年》(8) 另见sh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