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开头的词语
更多- 1、词案:诉讼的案卷。
- 2、词笔:指有韵和无韵的文字﹐亦指赋诗作文的才能。
- 3、词辨: 1.亦作"词辨"。 2.能言善辩﹔能言善辩之才。
- 4、词辩: 1.亦作"词辨"。 2.能言善辩﹔能言善辩之才。
- 5、词柄:犹话柄。
- 6、词波: 1.文词的光华。 2.指文词。
- 7、词彩: 1.亦作"词采"。 2.词章的文彩。 3.指词藻。
- 8、词才: 1.犹文才。 2.有才气的词。
- 9、词采: 1.亦作"词采"。 2.词章的文彩。 3.指词藻。
- 10、词惭:谓语言吞吞吐吐。
- 11、词曹:指文学侍从之官。亦借指翰林。
- 12、词忏:指诵经拜忏的道士。
- 13、词场: 1.犹文坛。 2.专指词人荟萃之地。 3.科场。
- 14、词臣: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 15、词意:文辞的含意。 文词和含意。
- 16、词藻: 词藻cízǎo (1)辞藻,诗文中蓄意加工的华丽辞语 英 flowery language
- 17、词海:诗文的海洋。喻指众多诗文的汇集。
- 18、词性: 词性cíxìng (1) 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如“一瓶胶”的“胶”可以跟数量词结合,是名词,“胶柱鼓瑟”的“胶”可以带宾语,是动词 英 syntactical functions and morphological features that help to determine a part of speech
- 19、词源: 词源cíyuán (1) 语言成为(如一个词或词素)的历史、来源(常包括其史前史),从该语言成分在语言中最早出现的记载追溯其语音、书写和词义的发展;追溯它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分析拼成它的组成部分;鉴定它在其他语言中的同源词,或者追溯它及其同源词在一种有记载的或假设的祖系语言中的共同的祖传形式 英 etymology
- 20、词义: 词义cíyì (1) 指词所包含的意义,即词的内容 英 sense (2) 也可以指某一固定词组包含的意义 英 acceptation
- 21、词库: 词库cíkù (1) 一种语言、方言或个人习语的词的集成 英 word-stock
- 22、词讼: 词讼císòng (1) 诉讼 英 lawsuit;legal cases
- 23、词笺:亦作“词牋”。赋诗填词的笺纸。
- 24、词章: 词章cí zhāng 1. 诗文的总称。
- 25、词余:曲的别称。意谓曲是由词发展而来的。
- 26、词综:词总集。清代朱彝尊编选,其门人汪森增定。三十卷,补遗六卷。选录唐、宋、元六百五十九人的词作共二千二百余首。内容较丰富。
- 27、词锋:(名)指犀利的文笔。也形容口才非凡,议论锐利:~凌厉。
- 28、词客:擅长文词的人。
- 29、词气:言语或文词的气势。
- 30、词条:词典编辑所收集的辞目。
- 31、词令: 1.应对得宜的言词。 2.词翰策令。
- 32、词元:指词林中的才士。
- 33、词杰:擅长词章的杰出人物
- 34、词头: 词头cítóu (1) 构词成分之一,指词的前缀 英 prefix
- 35、词雄:犹词杰。
- 36、词穷:谓理屈而无话可说。
- 37、词林:指汇集在一处的文词。词坛。 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
- 38、词馆:翰林院。
- 39、词谱: 指每一词牌的格式,亦指集合词调各种体式,经过分类编排,给填词者作依据的书。内容主要介绍填词的各种规则,如字句定额、声韵安排、词调来源等。现传最早的词谱为明·张?《诗余图谱》。较完备的有清·万树的《词律》和清·王奕清等合编的《钦定词谱》。
- 40、词仙:称誉擅长填词的人。
- 41、词庭: 1.文翰荟萃之处。 2.指翰林院。
- 42、词眼:指全词中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字。
- 43、词韵:指谈吐。 词致气韵。 填词所押的韵或填词所依据的韵书。
- 44、词宗:词章为众所宗仰的人﹔词坛泰斗。 犹词旨。 指诗词的流派﹑品格。
- 45、词调: 词调cídiào (1) 词的格式 英 tonal patterns and rhyme schemes of ci poetry
- 46、词峰: 文词的峰峦。喻文词造诣高。
- 47、词官:指文学侍从之臣。
- 48、词话: 词话cíhuà (1) 英 notes and comments on ci poetry;novel with parts in verse common in the Ming Dynasty (2) 评论词的内容、形式或记载词的作者事迹的书 (3) 散文里间杂韵文的说唱文艺形式,是章回小说的前身,起于宋元,流行到明代。明代也把夹有词曲的章回小说叫做词话
- 49、词黄:用黄色纸书写的诏书。
- 50、词律: 1.文词的格律。 2.词的格律。清万树有《词律》二十卷。
- 51、词言:文辞。
- 52、词体:文词的体式。
- 53、词吐:言词谈吐。
- 54、词心: 1.有真情实感的词。 2.指词的真情实感。
- 55、词文:唐代说唱艺术的一种。敦煌文献中存有《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一卷。全篇唱词以平声押韵﹐一韵到底﹐均为七字句﹐没有散文说白。参阅吴世昌《敦煌卷考释》﹑冯沅君《补校》。
- 56、词训:承继祖先教训。词﹐通"嗣"。
- 57、词目:词林名目﹐指诰策﹑书翰之事。 词语条目﹐即辞典中每一个注释的对象。
- 58、词色:言语和神态。
- 59、词题:词的题目。
- 60、词价:指诗文的名声。
- 61、词级:词臣的等级。
- 62、词技:行文措辞的技能。
- 63、词翰:诗文﹐辞章。书札。 诗文与书法。
- 64、词传:传说﹔传奇。
- 65、词职:文学侍从之职。
- 66、词垣:词臣的官署﹐如翰林院之类。
- 67、词旨:言辞意旨。
- 68、词伯:称誉擅长文词的大家﹐犹词宗。
- 69、词府:辞章的总汇。
- 70、词禁:指翰林院。
- 71、词科:科举名目之一。此科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宋代又为宏词科﹑词学兼茂科﹑博学宏词科的通称。清代则专指博学鸿词科。
- 72、词社:词人为填词而定期集聚的社团。
- 73、词人:(名)①指擅长作词的人。②擅长文辞的人:~墨客。
- 74、词学: 1.词章之学﹐文学。 2.填词的学问。
- 75、词业:词章之技艺。
- 76、词谊:文辞的义理。
- 77、词士: 1.研习词章的文士。 2.从事说唱艺术的人。
- 78、词手:填词才能出众的人。
- 79、词诉:诉讼。
- 80、词署:词臣的官署﹐如翰林院之类。
- 81、词命: 1.词令﹐聘问应对之词。 2.词翰策命。
- 82、词魔:对词曲爱好入迷的人。
- 83、词匠:擅长诗文的人。
- 84、词骨:喻指使词成为佳作的主要因素。
- 85、词主: 1.指擅长文辞喜欢舞文弄墨的人。 2.提出诉讼的人。
- 86、词隐: 1.文词隐曲。 2.词学的隐秘。
- 87、词英:文坛英才。
- 88、词友:旧时对有交往的说唱艺人的尊称。
- 89、词园:诗文园地。
- 90、词约: 1.言词简洁。
- 91、词纸:诉状。
- 92、词锷:犹词锋。
- 93、词牒:诉状。
- 94、词境:词的意境。
- 95、词门:诗文的门庭。
- 96、词名:诗词的名声。
- 97、词腔:犹词调。
- 98、词雅:言词雅正。
- 99、词闱:指词科。
- 100、词向:谓背谬违戾。词﹐通"辞"。
词中间的词语
更多>>- 1、禾词鼓:旧时祈谷作乐所用的一种打击乐器。
- 2、构词法: 构词法gòucífǎ (1) 一种语言中的构词因素和过程的规律 英 morphology
- 3、赖词儿:〈方〉抵赖或诬赖的话。 。
- 4、歪词儿: 歪词儿wāicír (1) 不讲道理或诬赖人的言词 英 unreasonable words
- 5、没词儿: 没词儿méi cí ér 1. 英 口; 2. 词穷,没话可说。 英 can find nothing to say; 3. 不知用什么词合适。 英 be at a loss for words;
- 6、正词法: 词的书写或拼写规则。
- 7、实词发: 把箭射出去;发射;表现;显露;泄露;出发。
- 8、一般词汇: 一般词汇是相对于基本词汇而言,在一种语言词汇系统中,除去基本词汇以外的一般词汇,包括固定词组。一般词汇是一般词的总和,具有变化迅速,缺少历史稳固性的基本特点。在语言的不断发展变化中,有些一般词逐渐被弃之不用,蜕变为历史词语;有些一般词则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刚刚诞生的。一般词的使用频率和再生能力都不如基本词。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界限是不断变化的,有时是很难确定的,有些基本词可能变成一般词,如封建社会的基本词"皇帝"、"君主"、"太子"等,现在都已变成一般词了;有些一般词,如"党"、"民主"、"电视"、"音响",则逐渐上升为基本词。同时,基本词和一般词又是紧密相联的,一般词汇中有很多词是新造词,这些新造词都是以基本词汇中的根词为基础创造出来的。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都是解释活动中常用的词汇。
- 9、包揽词讼: 包揽词讼bāolǎn císòng (1) 词讼:诉论。包打官司,从中敲诈勒索 例 旧社会就有一些勾结官府的 英 act as shyster;practise legal chicanery
- 10、只词褒贬: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11、北宫词纪: 散曲选集。明代陈所闻编。六卷。与《南宫词纪》合称《南北宫词纪》。其中所收汤式、陈铎和编者自己所作的散曲,有部分为他书所未收。
- 12、情词悱恻:形容情感言辞凄切悲苦。
- 13、谄词令色:说奉承人家的话,扮作讨好人家的表情。
- 14、常州词派: 清代词派之一。
- 15、陈词滥调: 陈词滥调chéncí-làndiào (1) 陈腐的词句、概念或想法 例 祝贺卡片上的陈词滥调 英 bromide;stale and trite phraseology
- 16、出词吐气:犹谈吐。
- 17、传统词类: 传统词类chuántǒng cílèi (1) 传统的按词所表示的意义及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而区分的词的类别 英 part of speech
- 18、调词架讼:调唆他人诉讼。
- 19、固定词组:两个以上的词的紧密结合。其句法功能相当于一个词。常见的有专名和成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欣欣向荣"﹑"守株待兔"等。
- 20、遣词措意:谓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
- 21、堆砌词藻: 辞藻:指的是修饰文词的典故或华丽的词语等。堆砌:指垒积砖石并用泥灰黏合,比喻写文章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以扩大或加长篇幅。运用大量的华丽的字词,不管它们合不合适,就用到文章中,显得文章很不流畅、很不自然。
- 22、强词夺理: 强词夺理qiǎngcí-duólǐ (1) 没有理硬说成有理强行狡辩 英 argue irrationally
- 23、强词夺正: 同“强2词夺理”。
- 24、言词挞伐:挞伐
- 25、虚废词说:空费精神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
- 26、空费词说: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27、诗词歌赋: 文章的四种形式。指作文。
- 28、兴词构讼:兴词:撰写并呈递状词;构讼:打官司。写关词打官司。
- 29、懦词怪说:荒诞无稽之谈。
- 30、虚词诡说:虚:虚假;诡:欺诈。虚假不实的话。
- 31、以词害意:因拘泥于文章的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也作“以词害意”。
- 32、淫词秽语: 见“淫词亵语 ”。
- 33、基本词汇:词汇中最主要、最稳定的部分。如:人、手、天、地、上、下等等。这类词历史悠久,使用范围广,构造新词的能力强,是语言的基础之一。
- 34、高频词汇: 定义:出现频率高的词汇。
- 35、魔兽词汇: FH:..................First Hero,第一英雄,也叫F1。SH:..................Second Hero,第二英雄,也叫F2。
- 36、谓词逻辑: "谓词,在谓词逻辑中,原子命题分解成个体词和谓词。个体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事或物,包括现实物、精神物和精神事三种。谓词则是用来刻划个体词的性质的词,即刻划事和物之间的某种关系表现的词。如“苹果”是一个现实物个体词,""苹果可以吃""是一个原子命题,“可以吃”是谓词,刻划“苹果”的一个性质,即与动物或人的一个关系。"。
- 37、饰词矫情:以虚假的现象伪装欺骗别人。
- 38、语近词冗:谓文辞浅近﹐但不简炼。
- 39、严词拒绝:指用严厉的语言、语气,加以拒绝。
- 40、砌词捏控:捏造事实来控告。
- 41、豆蔻词工:形容某人的文学功底深厚。
- 42、清词丽句: 清新美丽的词句。 亦作:清辞丽句
- 43、怨词詈语:抱怨与骂人的话语。
- 44、理屈词穷: 理屈词穷lǐqū-cíqióng (1) 因理亏而无言以对 例 感觉自己理屈词穷,他悄悄地离开了会场 英 be condemned on one's own showing;fall silent on finding oneself bested in argument
- 45、理正词直: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 46、言讷词直: 唐·韩愈《上考工崔虞部书》:“欲学为辞,则患言讷词直,卒事不成。”
- 47、片词只句: 同“片言只字”。
- 48、白香词谱:《白香词谱》是一本词作品集,是由清朝嘉庆年间靖安人舒梦兰编选的一些唐朝到清朝词作,所选的词都是比较著名的或者艺术性较高的,好些是历久传诵不衰的名作。
- 49、遣词造意:谓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
- 50、遣词立意:谓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
- 51、遣词造句:运用词语组织句子
- 52、命词遣意: 1.亦作"命词遣意"。 2.运用文词表达思想。
- 53、冗词赘句: 冗词赘句rǒngcí-zhuìjù (1) 多余、无用的词句,多指文章废话连篇、不简炼 英 superfluous words and sentences
- 54、骚人词客: 骚人词客sāo rén cí kè (1) 骚人: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泛指诗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英 poets and writers
- 55、玩弄词藻: 玩弄词藻wánnòng cízǎo (1) 以经常虚伪地使用华丽词语为标志的言语行为 例 这只是一个喜欢玩弄词藻的作者 英 phraseological;go in for rhetoric;juggle with words;play on words
- 56、舞词弄札:犹言舞文弄墨。
- 57、淫词亵语: 亦作“淫词秽语”。
- 58、淫词艳曲:黄色的、不健康的诗歌、词曲。
- 59、侧词艳曲:黄色的、不健康的诗歌、词曲。
- 60、官样词章: 宋·李昂英《示几用许广文韵》:“官样词章惟典雅,心腔理义要深几。” 官样词章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guān yàng cí zhāng,意思是指堂皇典雅的应试文字。
- 61、华丽词藻: 辞藻:诗文中的藻饰,即用作修辞的典故或华丽、工巧有文采的词语。华丽辞藻:指诗文中那些华丽的词句。
- 62、浙西词派:浙西词派是清代前期最大的词派,影响深广。
- 63、片词只词: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 64、枝词蔓说: 谓繁冗芜杂的言论。
- 65、枝词蔓语: 谓繁冗芜杂的言辞。 亦作:枝辞蔓语
- 66、形诸词色: 在言语神情上都表现出来。
- 67、行词告状: 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
- 68、偏正词组: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词组。
- 69、属词比事:亦作'属辞比事'。
- 70、才尽词穷:形容学问肤浅。
- 71、浮词曲说:浮:空虚不实;曲说:指言语偏激。虚浮不实的词句,偏颇不正的言论
- 72、借词卸责: 词语解释⒈ 借词:找借口;卸:推卸。寻找借口推卸责任。
- 73、南宫词纪: 词语解释⒈ 散曲选集。明代陈所闻编。六卷。与《北宫词纪》合称《南北宫词纪》。保存了部分不常见的明人散曲。
- 74、清词妙句:华丽清新的辞句。
- 75、人间词话:《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 76、虚费词说: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77、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yòngcí-bùdàng (1) 运用词语不恰当 英 inappropriate choice of words
- 78、语词定义:语词定义亦称名义定义,或名词定义,或惟名定义,是一种实质定义,规定或说明语词意义的定义。
- 79、义正词严: 义正词严yìzhèng-cíyán (1) 持论合理,言词严正;道理正当,措词严肃 英 severity in speech and fairness in principal
- 80、严词厉色: 措词和态度都很严厉。多形容对人发怒或情绪激动时说话的神态。
- 81、外交词令: 用于交往的空套话。
- 82、单词重音:英语的每个词,至少有一个音节读得特别重而清楚,而其他的音节则轻而含糊。
- 83、不以词害意: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 84、汉语大词典: 词语解释⒈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年出版(第一卷初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十二卷。另有索引附录一卷。收词三十七万七千条。按照“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原则编纂,注重探索词源和词义的演变,以反映汉语语言发展变化的历史面貌。
- 85、大唐秦王词话: 又名《唐秦王本传》、《秦王演义》。长篇词话。明代诸圣邻(署名淡圃主人)作。八卷,六十四回。写秦王李世民征伐群雄,建立唐王朝的故事。全篇散文、韵文交织。是今存最早的词话作品之一。
- 86、敦煌曲子词集:词总集。
- 87、毛泽东诗词集: 词语解释⒈ 1996年出版。收旧体诗词六十七首。表达了作者崇高的志向,也歌颂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想像丰富,语言凝练,具有雄浑、豪放、壮美的风格。
- 88、现代汉语词典: 词语解释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约五万六千余条,二百七十余万字。1989年出版补编,收字、词约二万条。1996年出版修订本,收字、词六万余条,三百余万字。
词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哀词: 哀词āi cí (1) 用来哀悼、纪念死者的文章 英 dirge;elegy;lament
- 2、谤词:指责的言词。 毁谤之词。
- 3、褒词: 含有褒义的词,如‘坚强’、‘勇敢’等。也说褒义词。
- 4、卑词: 见“卑辞 ”。
- 5、鄙词:鄙俚之词。
- 6、笔词:犹文辞。
- 7、贬词: 贬词biǎncí (1) 对描述对象有贬损意义的词。如:庸俗、污浊 英 expression of censure;derogatory term
- 8、宾词:逻辑术语。一个命题的三部分之一,是表示思考对象的属性或联系的概念。如在'金属是导体'这个命题中,'导体'是宾词。
- 9、禀词: 1.亦作"禀词"。 2.旧时称向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言词。
- 10、谗词: 1.犹谗言。
- 11、唱词:亦作'唱辞'。 戏曲或歌曲里供歌唱的文字部分。
- 12、陈词:1.著述辞赋。 2.陈述申诉。3.陈述意见。 4.陈旧的言词。
- 13、谶词:谶语。
- 14、逞词: 1.亦作"逞词"。 2.放言;恣纵词章。
- 15、呈词: 1.亦作"呈辞"。 2.犹呈文。多指申告的文辞。
- 16、骋词: 1.亦作"骋词"。 2.谓自如地﹑尽情地运用言语文辞。
- 17、侈词: 1.亦作"侈词"。 2.浮夸的言词。
- 18、摛词: 1.亦作"摛词"。 2.铺陈文辞。
- 19、楚词: 楚词chǔ cí (1)书名。西汉刘向辑。为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收录有屈原、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及刘向自己的作品《九叹》,共计十六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 英 Songs of Chu
- 20、拜词: 1.见"拜辞"。
- 21、边词:指反映边地生活风情的诗歌作品。唐张敬忠﹑明徐渭都有《边词》。
- 22、不词: 同“不辞”。
- 23、长词: 1.同"长辞"。
- 24、仇词:告发仇人的状纸。
- 25、春词: 有关男女恋情的书信或文辞。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莺莺》:“莺莺姓崔氏,有张生者,托其婢红娘以春词二篇诱之。” 春天的歌。
- 26、粗词:粗浅的文词。
- 27、麤词: 粗浅的文词。
- 28、措词:1.选择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见。2.说话,表示意见。
- 29、答词: 答词dácí (1) 表示感谢或回答在场人的致辞 例 在会议开始致答词 英 thank-you speech or answering speech
- 30、呆词:谓不近情理的话。
- 31、代词: 代词dàicí (1) 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词。如:我、他们、自己、人家、谁、怎样、多少、那里、这儿、这么些 英 pronoun
- 32、弹词: 弹词táncí (1) 流行于南方各省,集说、唱、弹于一体的一种曲艺形式,曲调、唱腔各异,用三弦伴奏,亦可加琵琶伴奏 英 fiddle ballads in Chinese southern dialects
- 33、谠词: 1.谠辞。
- 34、祷词: 祷词dǎocí (1) 祈祷说的话 英 litany
- 35、悼词: 悼词dàocí (1) 哀悼死者的话或文章 英 memorial speech
- 36、灯词: 1.贴在彩灯上供人品评娱乐的诗词等。 2.用于元宵节的弹词故事等。
- 37、刁词:狡辩之词。
- 38、调词: 1.谓作诗填词。
- 39、度词:依词谱曲﹑歌唱。
- 40、断词: 1.见"断辞"。
- 41、对词: 对词duìcí (1) 演员在一起练习台词 英 rehearse actors' lines
- 42、遁词: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 43、翻词: 1.反诉之词。
- 44、烦词: 1.繁冗之语。
- 45、繁词: 1.亦作"繁词"。 2.夸夸其谈。亦指繁琐的言辞。
- 46、芳词: 1.优美的文词。 2.对闺房书简的美称。
- 47、放词: 吐辞。
- 48、费词: 1.见"费辞"。
- 49、分词: 分词fēncí (1) 具有动词及形容词二者特征的词;尤指以-ing或-ed,-d,-t,-en或-n结尾的英语动词性形容词,具有形容词功能,同时又表现各种动词性特点,如时态,语态、带状语性修饰语的性能及带宾词的性能 英 participle
- 50、封词: 上奏天神的奏章。
- 51、丰词:丰富的词藻。
- 52、凤词:华美的辞章。
- 53、肤词: 1.见"肤辞"。
- 54、服词: 1.承认罪责之词。
- 55、伏词: 1.招供之词。
- 56、浮词:不切实际的言词;没有根据的话:~艳句ㄧ满纸~。
- 57、复词: 1.意义重复的词句。
- 58、高词: 1.亦作"高辞"。 2.高妙的诗作。
- 59、告词: 1.告身的文词。 2.诉状。
- 60、诰词:君王所颁文告。
- 61、合词: 1.理应呈词。 2.联名上书。
- 62、根词:词汇里最原始﹑最单纯﹑最基本的词,是基本词汇的核心。在根词的基础上派生出许多其他词来。汉语的根词多数是单音节的,如"人"﹑"山"﹑"火"等。
- 63、宫词: 古代以帝王宫廷日常生活琐事为题材的诗,常表现宫女抑郁愁怨的情怀。一般为七言绝句。唐代诗人王建作有《宫词》百首,开创以“宫词”作诗题。唐、五代常有这类作品,历代创作《宫词》的诗人也很多。
- 64、供词: 供词gòngcí (1) 受审者口头或书面交待的内容 例 供词不实 英 deposition;confession
- 65、构词: 构词gòucí (1) 语素和语素结合组成词 英 form a word
- 66、瞽词: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演唱者多盲人,故称。
- 67、鼓词:明清曲艺形式。从词话发展而来,主要流行于北方。
- 68、瑰词: 1.亦作"瑰辞"。亦作"瑰辞"。 2.瑰丽的文辞。
- 69、诡词: 1.见"诡辞"。
- 70、过词: 1.亦作"过词"。 2.过头话;过当之言。
- 71、颔词:颔联的词语。
- 72、翰词:犹辞章。
- 73、行词:谓草拟诰命。
- 74、宏词: 1.亦作"宏词"。 2.制科名目之一,始于唐,宋﹑金等朝亦相沿。制科,科举时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
- 75、鸿词: 雄伟的文词。 “博学鸿词科”的省称。
- 76、戏词: 戏词xìcí (1) 戏曲的唱词和说白 英 actor’s part (lines)
- 77、姱词:浮夸不实之词。
- 78、仿词:仿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改变原来特定的词义 ,创造出新意的修辞手法。
- 79、副词: 副词fùcí (1) 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 英 adverb
- 80、贺词: 贺词hècí (1) 祝贺的词语 英 speech of congratulation
- 81、互词:即同义词。
- 82、哗词: 1.虚夸浮饰之词。
- 83、洹词:明崔铣撰。
- 84、谎词:不实之词。
- 85、诨词:诙谐逗趣的言辞。
- 86、记词: 1.记言。
- 87、吉词: 美善的言词。
- 88、寄词:犹寄语。
- 89、假词: 1.亦作"假词"。 2.托词。
- 90、兼词:指古代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
- 91、僭词:虚妄之辞。
- 92、谏词:谏诤的言词。
- 93、矫词: 1.托辞。 2.诡言,说假话。 3.指虚假之言。
- 94、醮词:道教徒斋醮时祭告天帝的词章。
- 95、介词: 介词jiècí (1)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等 英 preposition
- 96、借词: 借词jiècí (1) 从别的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 英 loanword (2) 假托的理由;托词 英 pretext
- 97、静词: 1.亦作"静词"。 2.旧称形容词。
- 98、剧词: 1.亦作"剧辞"。 2.台词。
- 99、决词: 见“决辞 ”。
- 100、峻词:严正的言词。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词组词,词的组词,词字怎么组词,词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词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词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96个,词字在中间的组词有88个,词字在结尾的组词有508个。
- 拼音cí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詞
- 五笔YNGK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2) 同本义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4) 诗文中的词语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6) 状纸;诉讼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7)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8)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动词说,告诉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