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词
拼音:fù cí
注音:ㄈㄨˋ ㄘˊ

复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意义重复的词句。

引证解释:

⒈ 意义重复的词句。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八》:“向后再言‘天何言哉’,非复词也。前云‘天何言哉’,言天之所以为天者不言也。后云‘天何言哉’,言其生百物、行四时者,亦不在言也。”

国语词典: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代表一个意义的语言成分。分衍声复词、合义复词两大类。如葡萄、身体等。

网络解释:

复词

  • 复词,读音fù cí,汉语词语,是指双字或多字组成的汉语词,亦指意义重复的词句。
    • 1、只管即便把复词搁正在有效的句子外重复练习。
    • 2、从历时的角度看,由同义复词凝结而成的联绵词有可分训性。
    • 3、绝最大尽力把每个复词都发到位。
    • 4、凭据词根猜一猜这个复词的意念是甚么?
    • 5、在古汉语的合成词中,偏义复词是比较特殊的词汇现象。 
    • 6、反义复词由反义词组词化而来,其源头是成对单音反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ˋ
    • 笔划9
    • 繁体復、複
    • 五笔TJTU
    • 五行

    (1)(动)重复:~写|~制。

    (2)(形)繁复:~姓|~分数|~比例。

    (3)(动)转过去或转回来:反~无常|翻来~去|循环往~。

    (4)(动)回答;答复:~信|请即电~。也作覆。

    (5)(动)恢复:光~|收~|~婚。

    (6)(动)报复:~仇。

    (7)(副)再;又:旧病~发|死灰~燃|死而~苏|一去不~返。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NGK
    • 五行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