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贰部:指侍郎。因系六部尚书的副职,故称。
  • 2、贰猜:犹猜疑。
  • 3、贰臣: 贰臣èrchén (1) 由旧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担任官职的人 例 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隐公元年》。注:“贰,两属也。” 例 誓死不为贰臣 英 turncoat official
  • 4、贰辞: 1.谓改变过去的话。
  • 5、贰端: 1.二端。谓随意作不同的解释。
  • 6、贰宗:官名。大夫之庶弟任之。
  • 7、贰负:古代传说中的神名。 喻叛贼或罪囚。
  • 8、贰师: 1.指贰师城。 2.指汉贰师将军李广利。
  • 9、贰毂:重毂。毂,车轮中心贯穿车轴的圆木。
  • 10、贰过: 1.重犯同一过失。
  • 11、贰体:谓太子继承帝位的体制。
  • 12、贰佐: 1.古指州县官的副职。
  • 13、贰正:辅佐匡正。
  • 14、贰节:犹失节。
  • 15、贰情: 1.疑虑不安的心情。
  • 16、贰醮:再嫁。
  • 17、贰珍:犹贰膳。
  • 18、贰觞:再三献酒。亦指再献之觞。
  • 19、贰音:异音;不同的声音。
  • 20、贰馔:多样的菜肴。
  • 21、贰广:诸侯的副车。
  • 22、贰话: 1.异词,不同意的话。
  • 23、贰府: 1.知府的副职。
  • 24、贰公:辅佐三公。借指朝廷大臣的副职。
  • 25、贰纪: 1.古礼中添饭加菜的规章。
  • 26、贰令:命令的副本。 辅佐正职官员。县丞的别称。
  • 27、贰虑:二心;三心二意。
  • 28、贰使:副使。
  • 29、贰尹: 1.指唐代州府副职少尹。少尹,从四品下,掌贰府州之事,故称。后亦作为县令副职县丞的别称。
  • 30、贰心:意思是异心;不忠实;同‘二心’。
  • 31、贰行: 1.行为前后不一致。语本《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2.指品行不专一,失节。
  • 32、贰味: 1.犹兼味。
  • 33、贰宪: 1.古代中央设御史台,为国家监察机构,也称宪台。长官为御史大夫,也称风宪官。其副职则称贰宪。
  • 34、贰尸:谓祭祀时居于宾客之位,充当主祭的副手。
  • 35、贰室: 1.别室;离宫。 2.借指女婿在女家的居室。 3.侧室,妾。
  • 36、贰统:谓分一统的帝系为二。
  • 37、贰忒:差错;失误。
  • 38、贰轺: 1.副使之车。
  • 39、贰豫: 1.犹豫。
  • 40、贰约:违背盟约。
  • 41、贰政: 1.二政。谓权位与执政的大臣相等。 2.辅政。 3.指辅政之官。
  • 42、贰日: 1.辅佐天子。
  • 43、贰官: 1.副职。
  • 44、贰卿:指侍郎。古代尚书称卿,侍郎副之,故称贰卿。
  • 45、贰枢: 1.宋代指枢密副使。明代亦指侍郎。
  • 46、贰适:另有所适从。
  • 47、贰相:副相。
  • 48、贰膳: 1.储备珍美的食品。 2.指美食。 3.借指七十岁。
  • 49、贰郡: 1.古代州郡长官的副职。
  • 50、贰离: 1.离,指日,喻天子。贰离,谓储君﹑太子。语本《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孔颖达疏:"离为日,日为明。"
  • 51、贰都:犹陪都。
  • 52、贰车: 1.副车。 2.喻指副职。
  • 53、贰乘: 1.副车。
  • 54、贰功: 1.谓赏誉不当其功。贰,不一,不齐等。
  • 55、贰宫: 1.离宫;副宫。 2.指君主接待贤人之所。
  • 56、贰君: 1.谓做国君的辅弼﹑助手。 2.太子。太子为君之储贰,故称。 3.二心于君。
  • 57、贰虞: 1.疑忌;猜忌。语出《诗.鲁颂.閟宫》:"无贰无虞。"
  • 58、贰守: 1.州府长官太守的副手。 2.谓任同知之职。
  • 59、贰职: 1.副职。 2.任副职。
  • 60、贰志:异志;二心。
  • 61、贰秩:指二品官。
  • 62、贰属:副职官员。
  • 63、贰言:异议。
  • 64、贰问:谓不诚而卜。
  • 65、贰事:指从事本职以外的事。
  • 66、贰地: 1.和大地之德相媲美。
  • 67、贰师城:汉时西域大宛国地名。出良马。

贰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不贰过: 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 2、无贰虑: 1.犹言无他念。
  • 3、参天贰地: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
  • 4、行不贰过:谓犯过的错误不再犯。语出《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 5、析律贰端:谓曲解法律条文,妄生不实端绪,以加重人罪。
  • 6、逆子贰臣: 瞿秋白《鲁迅的精神》:“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战士。”
  • 7、疑贰之见:疑贰:疑惑,拿不定主意。指犹豫拿不定主意。
  • 8、不迁怒不贰过: 不会迁怒于人,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贰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倍贰:犹言更多的。
  • 2、背贰:背叛而有二心。
  • 3、猜贰: 猜贰cāi’èr (1) 疑忌,有二心 例 部落携离,酋豪猜贰。——丘迟《与陈伯之书》 英 be jealous of
  • 4、谗贰: 1.谗害猜疑。
  • 5、储贰:亦作'储二'。 储副,太子。
  • 6、楚贰:指楚国的储君(太子)。
  • 7、杜贰: 1.禁绝背叛,消除二心。
  • 8、端贰: 1.尚书仆射的别称。
  • 9、不贰:专一,无二心。 一律;没有差异。 不重复。参见'不贰过。'没有差错。贰,通'忒'。
  • 10、参贰: 1.并列。 2.参与;辅佐。
  • 11、长贰: 1.指官的正副职。
  • 12、卒贰:辅佐,谓副职。卒,通"倅"。
  • 13、倅贰:佐贰官。 谓任佐贰官。
  • 14、非贰: 1.非议﹐怀疑。
  • 15、副贰:辅佐。 指辅弼重臣。亦作'副二'。指副职,属僚。 特指太子,储君。 犹副本。 王后的头饰。
  • 16、负贰:即贰负。传说中的神,人面蛇身。
  • 17、乖贰: 背离;违异。 不和谐。
  • 18、簋贰:谓二簋之食。
  • 19、汉贰:指汉皇太子。
  • 20、怀贰: 1.亦作"怀二"。 2.怀有贰心,不忠。
  • 21、继贰: 1.指储君,太子。
  • 22、介贰:辅佐。
  • 23、冏贰:太仆寺卿的副职。
  • 24、离贰: 离贰lí’èr (1) 有叛离的心意 例 左右不自安,众遂离贰。——《北史·周太祖纪》 例 部下纷纷离贰 英 defect;be disloyal at heart;alienated
  • 25、凉贰:犹副贰。特指太子。凉,通"亮"。辅佐。
  • 26、靡贰: 1.犹不二。
  • 27、疑贰:亦作'疑二'。因猜忌而生异心。指猜忌离心。 疑惑不定。
  • 28、陪贰:副手﹐助手。
  • 29、配贰:辅佐。
  • 30、卿贰:次于卿相的朝中大官。
  • 31、上贰:指双手。
  • 32、守贰:指知州﹑通判等官。
  • 33、讨贰: 1.征讨怀异心的叛逆者。
  • 34、体贰:谓相类似。
  • 35、违贰: 1.背离;有二心。 2.背叛者,有二心的人。
  • 36、无贰: 1.谓不要有二心;没有二心。 2.不可改变。
  • 37、嫌贰: 1.猜疑,猜忌。
  • 38、闲贰: 1.亦作"间贰"。 2.犹离间。
  • 39、携贰: 1.亦作"携贰"。 2.离心﹐有二心。 3.指怀有离心的人。
  • 40、榣贰:疑惑。
  • 41、怨贰:怀怨而有贰心。
  • 42、赞贰:辅佐。
  • 43、赘贰:身任副职者的自谦之词。
  • 44、自贰:自别于人。
  • 45、佐贰: 佐贰zuǒ èr (1) 旧时指担任副职的官吏 英 deputy
  • 46、不迁贰: “不迁怒,不贰过”的缩语。
  • 47、国不堪贰:国不堪贰,汉语成语,拼音是guó bù kān èr,意思是国家受不了两属情况的存在。
  • 48、生死无贰:至死无异心。表示坚定。
  • 49、矢死无贰: 1.发誓宁死不变。
  • 50、誓死不贰:立誓至死不生二心。形容忠贞不渝或意志坚定专一。
  • 51、言行不贰:犹言言行一致。
  • 52、忠贞不贰:  亦作“忠贞不二 ”。忠诚坚贞无二心。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贰组词,贰的组词,贰字怎么组词,贰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贰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贰字在开头的组词有67个,贰字在中间的组词有8个,贰字在结尾的组词有52个。
  • 拼音èr
  • 注音ㄦ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FMI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贝,弍,(èr)声。本义:副)(2) 同本义贰,副益也。——《说文》。段注:当云副也,益也。”簋贰用缶。——《易·坎卦》大祭三贰。——《周礼·乃酒正》取贰绥。——《礼记·曲礼》受其贰令。——《周礼·职内》其卜贰圉也。——《左传·僖公十五年》以贰六官。——《周礼·春官·大史》乘副车则式,佐车则否。——《礼记·少仪》(3) 又如:贰佐(州县官的副);贰相(副相);贰官(副职)(4) 二的大写 ——用于会计账中以防伪造因贰以济民行。——《易·系辞》贰偷之不暇。——《左传·昭公十三年》。注:“不壹也。”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隐公元年》无是贰言也。——《国语·越语上》从许子道,则市贾不贰。——《孟子·滕文公上》(5) 又如:贰端(二端);贰统(分一统的帝系为二)(6) 古国名 。故地在今湖北省应山县境楚 屈瑕将盟 贰、 轸。——《左传》动词(1) 一分为二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二。”——《左传·隐公元年》贰,益也。——《广雅·释诂一》(2) 又如:贰觞(再三献酒);贰纪(古礼中添饭加菜的规章)(3) 背离;怀有二心百姓携贰。——《国语·周语上》。注:“二心也。”君立臣从,何贰之有?——《国语·晋语一》诸侯贰,则晋国坏。——《左传·襄公二十四年》(4) 又如:贰志(异志;二心);贰虑(二心;三心二意)(5) 辅佐 。如:贰正(辅佐匡正);贰公(辅佐三公) [查看更多]

E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