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开头的词语
更多- 1、钓鳌: 1.见"钓鳌"。
- 2、钓榜:钓鱼船。
- 3、钓采:谋取﹔拾取。
- 4、钓槽:船名。
- 5、钓槎:亦作'钓差'。 钓舟﹐渔舟。
- 6、钓川:钓于河上。比喻以利禄吸引人才。《太平御览》卷八三四引《六韬》﹕'吕尚坐芧以渔﹐文王劳而问焉。吕尚曰﹕'鱼求于饵﹐乃牵其缗﹔人食于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小钓钓川﹐而擒其鱼﹔中钓钓国﹐而擒其万国诸侯。''后用为典故。
- 7、钓舩:渔船。
- 8、钓船:渔船。
- 9、钓游: 1.亦作"钓游"。 2.垂钓和游玩。
- 10、钓桥:吊桥。古代城门外护城河上的桥﹐可以吊起。
- 11、钓矶:钓鱼时坐的岩石。
- 12、钓璜: 1.垂钓而得玉璜。喻臣遇明主﹐君得贤相。典出《尚书大传》卷一﹕"周文王至磻溪﹐见吕望﹐文王拜之。尚父云﹕'望钓得玉璜﹐刻曰﹕"周受命﹐吕佐检德合﹐于今昌来提。"'" 2.借指贤臣。
- 13、钓渭:指周吕尚垂钓于渭水遇文王事。
- 14、钓樟:树木名。又名乌樟。落叶亚乔木﹐高丈馀﹐叶长椭圆﹐花色黄。
- 15、钓星:女妖名。
- 16、钓耕:渔人和农夫。泛指平民。
- 17、钓屠:钓鱼和屠宰牲畜。吕尚曾屠牛于朝歌﹐垂钓于兹泉﹐因借指吕尚。
- 18、钓藤: 1.古代用以吸酒的藤枝。 2.酒名。
- 19、钓翁:渔翁。
- 20、钓誉: 1.谓作伪以求虚誉。
- 21、钓丝: 1.钓竿上的垂线。
- 22、钓侣:垂钓之友。
- 23、钓楫:指钓鱼船。
- 24、钓纶:钓竿上的线。
- 25、钓篷:指钓鱼船。
- 26、钓名:作伪以求虚名。
- 27、钓语:谓通过言语﹑发话了解情况。
- 28、钓玉:比喻选擢人才。
- 29、钓贤:求取贤才。
- 30、钓滩:谓悬船而行。
- 31、钓人:网罗人才。 钓鱼人。
- 32、钓叟:钓翁﹔渔翁。
- 33、钓具: 钓具diàojù (1) 钓鱼用的各种器具 英 fishing tackle
- 34、钓歌:渔歌。渔人所唱的歌。
- 35、钓几:谓探求精微之事理。
- 36、钓筒:插在水里捕鱼的竹器。
- 37、钓乡:渔村。亦指家乡。
- 38、钓舟:犹渔船。
- 39、钓月:月下垂钓。指一种隐逸生活。
- 40、钓战:引诱敌人出战。
- 41、钓徒:渔人。
- 42、钓台: 钓台diàotái (1) 为钓鱼而设在水边的台子 英 fishing table
- 43、钓士:网罗贤士。
- 44、钓利:谋取私利。
- 45、钓罗:谓捕捉。
- 46、钓奇:谓谋取巨利。
- 47、钓家:渔家﹐以捕鱼为业的人家。
- 48、钓客:垂钓的人。
- 49、钓户:指渔家。
- 50、钓车: 1.一种钓具。上有轮子缠络钓丝﹐既可放远﹐也可迅速收回。
- 51、钓钩: 钓钩diàogōu (1) 钓鱼钩,比喻引诱人的圈套 英 hook;fishhook
- 52、钓闼:吊起的门扉。
- 53、钓弋:钓鱼和射鸟。
- 54、钓水:指钓鱼。
- 55、钓艇:钓鱼船。
- 56、钓射:犹言窥测谋取。
- 57、钓轮:钓鱼车上的轮子。上面缠络钓丝﹐既可放远﹐也可迅速收回。
- 58、钓缗:亦作“钓緍”。 钓竿上的线。 垂钓。
- 59、钓国: 1.求用于国君。 2.谓网罗贤士以辅弼治国。
- 60、钓杆: 钓杆diào gǎn (1) 一根逐渐变细的细长杆,尖端系线用来钓鱼 英 fishing rod
- 61、钓差:亦作'钓差'。钓舟﹐渔舟。
- 62、钓查:钓舟﹐渔舟。
- 63、钓角:一种赌博的名称。
- 64、钓师:渔人。
- 65、钓位:谓谋取名位。
- 66、钓线: 钓线diàoxiàn (1) 用于捕鱼的线 英 fishline
- 67、钓溪:钓鱼之溪畔。
- 68、钓罩:钓钩和竹笼。用以捕鱼。
- 69、钓筑:渔钓和版筑。用周吕尚钓于磻溪和傅说举于版筑的故事。后因用作君臣遇合之典。
- 70、钓濑: 1.水边垂钓处。 2.特指严光垂钓处。后亦喻隐士隐居处。
- 71、钓道:钓鱼之道。谓理政须摈谀人﹐用贤者。
- 72、钓饵: 钓饵diào’ěr (1) 钓鱼时用以引鱼上钩的食物,以此比喻引诱人的事物 英 bait
- 73、钓碣:水中便于垂钓之石。
- 74、钓声:谓作伪以求声誉。
- 75、钓竿: 钓竿diàogān (1) 一根逐渐变细的细长杆,尖端系线用来钓鱼 英 fishing rod
- 76、钓鱼: 钓鱼diàoyú (1) 用钓具捕鱼 英 go fishing;angle or fish with a hook and line
- 77、钓鈎:1.钓鱼的钩儿。《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乌生》:“鲤鱼乃在 洛水 深渊中,钓钩尚得鲤鱼口。” 唐权德舆 《渭水》诗:“ 吕叟 年八十,皤然持钓鉤。” 唐杜甫 《江村》诗:“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2.比喻引诱人的圈套。 毛泽东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在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危险是在 中国 居然有些动摇分子正在准备去上敌人的钓钩。”
- 78、钓鳌竿: 1.唐人酒席间所行游戏用具。
- 79、钓鳌客: 1.见"钓鳌客"。
- 80、钓鳌人: 1.钓鳌客。
- 81、钓鳌手:钓鳌客。
- 82、钓鱼岛: 在台湾岛东北约200千米处的东海中。面积约5平方千米。与附近的南小岛、北小岛、黄尾屿、赤尾屿等组成列岛,为中国台湾省属岛。闽、台渔民常到此处海域捕鱼。附近海底富石油资源。
- 83、钓骆驼:一种儿童游戏。
- 84、钓诗钩:酒之别名。言其能激起创作的灵感﹐故称。
- 85、钓鱼车: 1.一种钓具。上有轮子缠络钓丝﹐既可放远﹐也可迅速收回。
- 86、钓璜溪:相传周吕尚曾钓于渭之滨﹐因指渭河。
- 87、钓鱼轮: 1.即钓鱼车。
- 88、钓璜公: 1.指周吕尚。
- 89、钓丝竹:竹子的一种。疏节﹐枝梢细长﹐叶繁。
- 90、钓竿手: 1.钓鱼人。借指隐居者。
- 91、钓璜老: 1.指周吕尚。
- 92、钓诗钓:虾的戏称。
- 93、钓文钩:《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载与俱归﹐立为师。"后因以"钓文钩"喻取得帝王信任重用的手段。
- 94、钓鱼矶:矶:水边石滩或突出的岩石。是指水边石滩或突出的岩石,习惯简称“钓矶”。
- 95、钓翻身: 钓浮时,把鱼群诱到半水以上,鱼吃饵的状况又很好,这时就可以空钩半水把浮漂调得高些,让示标露出水面的目数多一些,如果是一支硬尾十二目的浮漂,可以调到八九目,甚至直接把鱼群诱到半水以上。
- 96、钓凯子: 指找到女人眼中的金龟婿。
- 97、钓文鈎: 《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 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 周西伯。西伯 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羆;所获霸王之辅。’於是 周西伯 猎,果遇 太公 於 渭 之阳,与语大説……载与俱归,立为师。”后因以“钓文钩”喻取得帝王信任重用的手段。明 袁宏道《陶石篑书至》诗:“自无求相意,焉用钓 文 钩。”
- 98、钓鱼线: 就是钓鱼时鱼竿上所挂的线。
- 99、钓鱼台: 钓鱼台Diàoyú Tái (1) 在北京阜城门外三里河,玉渊潭公园东面,环境清幽,“台下有泉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 英 Diao Yu Tai
- 100、钓游之地:童年生活的地方,一般指故乡。
钓中间的词语
更多>>- 1、垂钓翁:指辅佐周武王灭殷的太公望(吕尚)。
- 2、下钓子:喻设计谋。
- 3、渔钓徒:指隐士。
- 4、龙伯钓鳌:比喻非凡的事业。出自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之一。
- 5、飞谋钓谤:亦作'飞谋荐谤'。 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 6、将虾钓鳖:喻占人便宜。
- 7、沽名钓誉: 沽名钓誉,沽名邀誉gūmíng-diàoyù,gūmíng-yāoyù (1) 以不正当的手法博取名誉 英 strive for social recognition;fish for fame and compliments
- 8、沽誉钓名: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 9、烟波钓徒: 唐·张志和去官后,居江湖间,每垂钓,不设饵,自娱而已,自称“烟波钓徒”。见《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后借指隐居江湖者。
- 10、鬻声钓世:犹言沽名钓誉。
- 11、直钓缺丁:把钓钩拉直,把铁钉弄弯。形容力气大。
- 12、筑岩钓渭:指贤士隐居待时。
- 13、欺世钓誉:欺:欺骗;世:世人;誉:名声。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 14、千钓重负: 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 15、金钩钓鱼:传说太公钓于渭滨,钓竿直钩不设饵。歇后用法,愿者上钩,指事出于自愿。《武王伐纣平话》记太公钓鱼,有“负命者上钓来”之语。
- 16、子陵钓滩:意思是归隐山林,过隐逸生活。
- 17、饵名钓禄:骗取名誉和俸禄。《红楼梦.第七三回》:「更有时文八股一道,因平素深恶此道,原非圣贤之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微奥,不过作后人饵名钓禄之阶。」
- 18、海上钓鳌客: 传说唐·李白的自称。
- 19、稳坐钓鱼台: 稳坐钓鱼台wěn zuòdiàoyútái (1) 古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原义是“置身事外,不闻不问”,或者是“不管外界有何变化,只照老规矩办事”。现在只用“稳坐钓鱼台”一句作为成语,新义是:非常镇静,沉得住气,稳居于自己的位置上 英 take a tense situation calmly;sit leisurely in a fishing boat despite the storm
- 20、稳坐钓鱼船:古代谚语:'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比喻置身事外﹐不加闻问。也比喻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仍旧我行我素。
- 21、白虾钓金龙: 比喻用比较便宜的东西引出或者带来高利润的东西。
- 22、姜太公钓鱼: 传说太公钓于渭滨,钓竿直钩不设饵。歇后用法,愿者上钩,指事出于自愿。《武王伐纣平话》记太公钓鱼,有“负命者上钓来”之语。
- 23、放长线钓大鱼: 比喻作出周密的布置,引出深藏的、主要的敌人。
- 24、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词语解释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⒈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后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引证解释⒈ 示例:这有何妨,~。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示例:这有何妨,~。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引《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 因命守时,直钩钓 渭水 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 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后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毛泽东 《别了,司徒雷登》:“美国 人在 北平,在 天津,在 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 太公 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解释: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出处:《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负命者上钩来!’”
- 25、太公钓鱼,愿者上鈎: 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26、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词语解释⒈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27、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词语解释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rèn píng fēng làng qǐ,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 ]⒈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引证解释⒈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引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四:“我们有在不同革命时期经过考验的这样一套干部,就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要有这个信心。”亦作“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人民文学》1976年第6期:“他如今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单等撒网下钩了。”
- 28、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词语解释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rèn píng fēng làng qǐ,wěn zuò diào yú tái ]⒈ 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引证解释⒈ 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29、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词语解释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rèn cóng fēng làng qǐ,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 ]⒈ 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引证解释⒈ 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引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九:“中国 有两句谚语:‘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世界上完全不被别人误会的人是没有的,而误会迟早都是可以弄清楚的。”
钓结尾的词语
更多- 1、鳌钓: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而伯龙之国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见《列子.汤问》。后因以"鳌钓"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 2、鼇钓: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而 伯龙之国 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见《列子·汤问》。后因以“鼇钓”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唐元稹 《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诗:“鼇钓气方壮,鶻拳心颇尊。” 明李贽 《又书使通州诗后》:“公独鼇钓 通海 ,视等乡邻,不一引手投足,又何其忍耶!”
- 3、把钓: 1.垂钓。 2.指垂钓的人。
- 4、辨钓: 1.以钓为喻﹐论说用人之道。辨﹐通"辩"。《六韬.文师》载:周文王猎于渭水之阳﹐遇姜太公垂钓于野。太公向文王进言﹐以为"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君王只有不惜爵禄网罗人才﹐才能使"天下归之"。文王深以为然﹐遂拜太公为师。
- 5、垂钓: 垂钓chuídiào (1) 钓鱼 例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英 fish
- 6、沈钓: 犹垂钓。
- 7、乘钓:犹垂钓。
- 8、饵钓:指钓鱼。
- 9、负钓: 1.以垂钓自恃。指栖隐。典出《庄子.秋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 10、耕钓:相传商伊尹未仕时耕于莘野﹐周吕尚未仕时钓于渭水﹐后常以"耕钓"喻隐居不仕。
- 11、罛钓:指渔具。
- 12、鼓钓:鼓枻垂钓。谓划船钓鱼。
- 13、归钓: 回去钓鱼。谓归隐。
- 14、默钓:独自无言垂钓。
- 15、栖钓:隐居垂钓。
- 16、琴钓:指驺忌鼓琴﹑吕尚垂钓事。泛指贤士隐居。
- 17、商钓:谓隐居不仕。商谓隐于市,钓谓隐于江湖。
- 18、上钓:犹上钩。喻受骗上当。
- 19、释钓:放下钓竿。谓由隐入仕。相传吕尚垂钓渭水,遇周西伯(文王),载与俱归,立为师,后辅武王兴周灭殷。
- 20、筒钓:一种捕鱼的用具。
- 21、投钓:垂钓。喻隐居。
- 22、屠钓:宰牲和钓鱼。旧指操贱业者。
- 23、弋钓: 1.射鸟钓鱼。
- 24、引钓:犹垂钓。
- 25、鱼钓:钓鱼。
- 26、渔钓: 钓鱼。
- 27、野钓:在野外的天然沟渠、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进行钓鱼。
- 28、浮钓:就是漂浮在水面上,用于标记来钓鱼的垂钓技法之一。
- 29、板钓:传统钓法的一种,多半用于江南地带的渔村,渔民的一种自创钓法,由生活中的捕鼠方法演化而来,具体发明人不详。
- 30、赌钓:老板放鱼在水里,规定时间缴纳一定的费用去钓,钓获归钓者,输赢就看钓者渔获多少了。
- 31、陵阳钓: 1.相传陵阳子明于涎溪钓得白龙﹐放之﹐后白龙来迎子明去﹐止陵阳山上百馀年﹐成仙而去。见《艺文类聚》卷九六引汉刘向《列仙传》。后常以"陵阳钓"为垂钓之典。
- 32、曳绳钓:钓渔具的一种。由钓线﹑钓钩﹑沉子等部分组成。
- 33、药缶钓: 日本妖怪,深夜行走山林,有时会从树上掉下个药缶。
- 34、鲁人好钓:寓言故事。说鲁国有个人喜欢钓鱼。
- 35、羊裘垂钓:东汉严光少时与光武帝同学,当光武即位后,光乃变换姓名,身披羊裘垂钓隐居。后借指隐者或隐居生活。
- 36、三千六百钓:指吕尚钓于渭滨遇文王事。相传吕尚(俗称姜太公)年七十钓于渭水之滨,八十岁遇文王,举而用之,其间共十年,故称"三千六百钓"。事见《史记.齐太公世家》。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钓组词,钓的组词,钓字怎么组词,钓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钓字组词的组词,其中钓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07个,钓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9个,钓字在结尾的组词有36个。
- 拼音diào
- 注音ㄉㄧㄠˋ
- 笔划8
- 繁体釣
- 五笔QQYY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金,勺声。本义:以钩饵取鱼)(2) 同本义钓,钩鱼也。——《说文》以钓于淇。——《诗·卫风·竹竿》子钓而不纲。——《论语》闲来垂钓碧溪上。——唐· 李白《行路难》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 柳宗元《江雪》(3) 又如:钓蛤蟆(4) 引申为诱取而晋献以璧马钓之。——《淮南子·主术》。注:“取也。”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汉书·公孙宏传》隐匿谋诈,所以钓战也。——《银雀山汉墓竹简》(5) 又如:钓名(作伪以求取名誉);钓奇(以奇货谋取大利);钓誉(求取名声。钓名沽誉的省称)名词钓钩 。如:起钓 [查看更多]
D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