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章
拼音: | míng zhāng |
注音: | ㄇ一ㄥˊ ㄓㄤ |
铭章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刻写在器物上的文辞。多指墓志铭。 2.印记﹐标识。
引证解释:
⒈ 刻写在器物上的文辞。多指墓志铭。
引宋欧阳修《<江邻几文集>序》:“余窃不自揆,少习为铭章,因得论次当世贤士大夫功行。”
宋曾巩《故太常博士吴君墓志铭》:“较於铭章,君有则多,以遗其孥,非厚如何。”
清曾国藩《复刘霞仙中丞书》:“若果为铭章,必不足称盛意。”
⒉ 印记,标识。
引郭沫若《孔雀胆》第一幕:“我看见他的盾牌的背面有‘明二’两个字的铭章,头盔和铠甲上也有‘明二’两个字的铭章。”
网络解释:
铭章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11
- 繁体銘
- 五笔QQKG
- 五行金
(1)(名)在器物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大多铸成或刻成);警惕自己的文字(写出或刻出):座右~。
(2)(动)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比喻深刻记住:~功|~心|~肌镂骨(比喻恩极深)|~诸肺腑(比喻永记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