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章
拼音:shēng zhāng
注音:ㄕㄥ ㄓㄤ

声章的意思

词语解释:

金鼓和旌旗。皆用以指挥军队进止者。《国语.晋语一》:"变非声章,弗能移也。声章过数则有衅,有衅则敌入。"韦昭注:"声,金鼓也;章,旌旗也。"后以喻声势威风。

引证解释:

⒈ 金鼓和旌旗。皆用以指挥军队进止者。

《国语·晋语一》:“变非声章,弗能移也。声章过数则有衅,有衅则敌入。”
韦昭注:“声,金鼓也;章,旌旗也。”
后以喻声势威风。 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维匡调娱,不失其正;中於和节,不为声章。”

网络解释:

声章

  • 声章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shēnɡ zhānɡ,指金鼓和旌旗。皆用以指挥军队进止者。
  • 字义分解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R
    • 五行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 拼音zhāng
    • 注音ㄓㄤ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UJJ
    • 五行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

    (2)(名)条目。

    (3)(名)条理。

    (4)(名)章程。

    (5)(名)奏章。

    (6)(名)(Zhānɡ)姓。

    (7)(名)图章:印~|盖~。

    (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