阇婆
拼音:dū pó
注音:ㄉㄨ ㄆㄛˊ

阇婆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称"阇婆达"。亦称"阇婆"。 2.古国名。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或兼称这两岛。

引证解释:

⒈ 见“闍婆婆达”。

⒉ 花名。

前蜀贯休《寿春进祝圣·守在四夷》诗:“闍婆香似雪, 迴鶻马如林。”
宋周密《乾淳岁时记·禁中纳凉》:“又置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闍婆、薝卜等南花数百盆於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

网络解释:

阇婆

  • 阇婆,古地名和国名。大约位于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或兼称二岛。自南北朝至明代约千年之间(公元5-14世纪),该地都是古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之一。
  • 字义分解

    • 拼音dū,shé
    • 注音ㄉㄨ,ㄕㄜ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UFTJ
    • 五行-

    1. 城门上的台:阇城。

    shé

    1. [阇梨]梵语“阿阇梨”的省称。意谓高僧。亦泛指僧。

      • 拼音
      • 注音ㄆㄛ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HCV

      (1)(名)年老的妇女:老太~。

      (2)(名)(~儿)旧时指某些职业妇女:媒~|接生~。

      (3)(名)丈夫的母亲:~家|~媳|公~|~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