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别三日
拼音: | shì bié sān rì |
士别三日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隔了很久。
引证解释:
士别三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原文讲述吕蒙原是一介武夫,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鲁肃称之“士别三日,非复吴下阿蒙”,指隔了很久,常与“刮目相看”连用,形容大有长进、焕然一新。
网络解释:
士别三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原文讲述吕蒙原是一介武夫,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鲁肃称之“士别三日,非复吴下阿蒙”,指隔了很久,常与“刮目相看”连用,形容大有长进、焕然一新。
-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 2、士别三日,另当刮目相看,已非吴下阿蒙。
- 3、毕业才几天,他就在教学上取得了这么多成果,真是士别三日,的确应当刮目相待。
- 4、就是因为上次考得不,我才卧薪尝胆了一个月,正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嘛。
- 5、有些熟人很久没见,确实是需要重新认识一遍。但是不要忘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6、没想到那么那的题目,你都做出来了啊,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3
- 繁体士
- 五笔FGHG
- 五行金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
- 拼音bié,biè
- 注音ㄅㄧㄝˊ,ㄅㄧㄝˋ
- 笔划7
- 繁体彆
- 五笔KLJH
- 五行水
bié
1. 分离:别离。别情。别绪(离别时离别后的情感)。分别。告别。久别重逢。分门别类。
2. 差别:霄壤之别。
3. 分类:类别。性别。职别。级别。派别。
4. 另外的:别人。别号。别字。别墅。别论。别开生面。
5. 卡住,插住,绷住:别针。别花。
6. 不要,不准:别动。
biè1. 〔别扭〕不顺心,不相投(“扭”读轻声)。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三
- 五笔DGGG
- 五行金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与士别三日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