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u zhì zhī shì
一ㄡˇ ㄓˋ ㄓ ㄕˋ
常用成语
YZZS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褒义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指有抱负有理想的人。
出处:
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此岂非以学术杀天下哉。”
语法:
有志之士作宾语;指有抱负的人。
示例:
此洪君是广东有志之士,与弟莫逆交,都不用客气。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五回
英语:
a person with lofty ideals
近义词:
- 1、现今人心涣散,纪律松弛,急须有志之士拨乱反正,进行全面整顿。
- 2、在叶威死后,曦宁兵败如山倒,失去了半壁江山,所以有志之士无不悲叹道“但使曦宁战将在,不教金马过江东。
- 3、瓦釜雷鸣,让有志之士不能畅所欲言。
- 4、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学子在这美的日子里,思念着亲人、思念着家乡,挂念着祖国;更有多少有志之士,在这美的日子里,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人民的利益,放弃了与亲人团圆的机会,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 5、妙光藏现诚招各级代理商,真诚希望有志之士加盟,共同实现财富倍增。
- 6、眼看国家因为权力斗争而四方五裂,有志之士莫不忧心忡忡。
字义分解
- 拼音yǒu,yòu
- 注音ㄧㄡˇ,ㄧㄡˋ
- 笔划6
- 繁体有
- 五笔DEF
- 五行土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yòu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7
- 繁体志
- 五笔FNU
- 五行火
(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
(2)(名)姓。
(3)(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
(4)(动)记:~喜|~哀。
(5)(名)文字记录:杂~。
(6)(名)记号:标~。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有志之士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