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吏
拼音: | kǎi shū lì |
注音: | ㄎㄞˇ ㄕㄨ ㄌ一ˋ |
楷书吏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专用楷隶誊抄古文书籍的官吏。
引证解释:
⒈ 专用楷隶誊抄古文书籍的官吏。 晋代始置。
引宋高似孙《纬略·楷书》:“广内置楷书吏,自晋始。”
网络解释:
楷书吏
字义分解
- 拼音kǎi,jiē
- 注音ㄎㄞˇ,ㄐㄧㄝ
- 笔划13
- 繁体楷
- 五笔SXXR
- 五行木
kǎi
1. 法式,模范:楷模。楷范。楷则。楷式。
2. 汉字的一种书体:楷书。正楷。小楷。楷体。
jiē1. 落叶乔木,木材可制器具,种子可榨油,树皮和叶子可制栲胶。亦称“黄连木”。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書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特~。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