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审
拼音: | rè shěn |
注音: | ㄖㄜˋ ㄕㄣˇ |
热审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清时规定每年小满后十日起,至立秋前一日止(立秋在六月内者以七月一日止)以天气炎热,凡流徙﹑笞杖,例从减等处理,称为"热审"。其制始于明永乐二年,初止决遣轻罪,命出狱听候。至成化时始有重罪矜疑,轻罪减等,枷号疏放诸例。清代沿袭。
引证解释:
⒈ 明清时规定每年小满后十日起,至立秋前一日止(立秋在六月内者以七月一日止)以天气炎热,凡流徙、笞杖,例从减等处理,称为“热审”。其制始于明永乐二年,初止决遣轻罪,命出狱听候。至成化时始有重罪矜疑,轻罪减等,枷号疏放诸例。 清代沿袭。参阅《明史·刑法志二》。
引《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小人因他热审时节,哭诉其冤。”
《明史·舒化传》:“四年热审,请释纍臣郑履淳、李芳 ;及朝审,又请释李已,皆得宥。”
《清史稿·世祖纪二》:“﹝十年五月﹞庚辰,定热审例。”
清邹容《革命军》第二章:“即比以九幽十八狱,恐亦有过之无不及,而贼满人方行其农忙停讼、热审减刑之假仁假义以自饰。”
网络解释:
热审
字义分解
- 拼音rè
- 注音ㄖㄜˋ
- 笔划10
- 繁体熱
- 五笔RVYO
- 五行火
(1)(形)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
(2)(形)温度高;感觉温度高:~水|趁~打铁|三伏天很~。
(3)(动)使热;加热(多指食物):把饭菜~一下。
(4)(形)生病引起的高体温:发~|退~。
(5)(形)情意深厚:~心肠儿。
(6)(形)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眼~|~中。
(7)(形)很受人欢迎的:~货。
(8)(形)放射性强:~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