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腰
拼音: | huáng yāo |
注音: | ㄏㄨㄤˊ 一ㄠ |
黄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黄要"。 2.兽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黄要”。兽名。
引《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獑胡豰蛫” 晋郭璞注:“豰似鼬而大,要以后黄,一名黄腰,食獮猴。”
《太平御览》卷九一三引《蜀地志》:“黄要兽一名墠微,一名虔巳,鼬食狐首,生子长大自活,羣逐其母,令不得饮食。将有所求,先见此兽,则不得矣。”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虎》﹝附录﹞:“《蜀志》名黄腰兽,鼬身貍首,长则食母,形虽小而能食虎及牛、鹿也。又孙愐云:豰(音斛),似豹而小,腰以上黄,以下黑,形类犬,食獮猴,又名黄腰。”
网络解释:
黄腰
字义分解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黄
- 五笔AMWU
- 五行土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