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榜
拼音: | huáng bǎng |
注音: | ㄏㄨㄤˊ ㄅㄤˇ |
黄榜的意思
词语解释:
皇帝的公告。因用黄纸书写,故名。
发布殿试中式名单的公告。
黄色标签。
黄色匾额。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黄牓”。
⒉ 皇帝的公告。因用黄纸书写,故名。
引《元史·世祖纪六》:“遣吕文焕賚黄榜安諭临安中外军民,俾安堵如故。”
《中国民间故事选·宝船》:“皇上张出黄榜:谁能治好皇姑的病,就嫁给谁做媳妇。”
⒊ 发布殿试中式名单的公告。
引宋苏轼《与潘彦明书》:“不见黄榜,未敢驰贺,想必高捷也。”
元虞集《赠赵先生》诗:“天门一日观黄榜,茅屋三年掩柴扉。”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都门竹枝词》:“《候选》云:‘昔年黄榜姓名联,此日居然掌选銓。堂上点名堂下应,教人不敢认同年。’”
⒋ 黄色标签。
引《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宏(萧宏 )性爱钱,百万一聚,黄牓标之,千万一库,悬一紫标,如此三十餘间,计钱三亿餘万。”
⒌ 黄色匾额。
引《神异经·中荒经》:“东南有宫,黄石为墻,黄牓碧鏤,题曰天地少男之宫。”
国语词典:
天子所颁的诏书。以黄纸书写而成,故称为「黄榜」。
网络解释:
黄榜
- 1、名次排定后,要张挂黄榜公布,俗称为“金榜题名”。
- 2、天象、金龙、黄榜等异象在当地开始快速传播,不断有算命先生出没,主动找到有些资产的人宣称要指点迷津。
- 3、陈林广在群众投票的环节上了黄榜,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召回干部”。
- 4、无论你皇帝贴不贴黄榜,科举考试都是要进行的。
- 5、明清实行科举制度,殿试后,将写有中进士者姓名的黄榜,接出午门,在鼓乐仪仗引导下,经天安门,东转出长安左门,张挂在临时搭建的龙篷内。
- 6、明正统丁卯年间,湖广有一位官员在赴任途中,梦见大开黄榜,榜上赫然写着第一名,彭时。
字义分解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黄
- 五笔AMWU
- 五行土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与黄榜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