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子
拼音: | zhā zi |
注音: | ㄓㄚ ㄗˇ |
渣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碎屑。
渣滓。
渣滓。
引证解释:
⒈ 碎屑。
例如:面包渣子。
⒉ 渣滓。参见“渣滓”。
引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四章:“他不愿革命,就让他走。这种渣子,什么时候都会有的!”
国语词典:
碎屑的物品。
如:「甘蔗渣子」。
网络解释:
渣子 (汉语词汇)
- 1、过滤后的渣子灼烧除炭,后用王水溶解残渣。
- 2、费蛇耳开始收拾桌子,用汗衫的袖子划拉桌子上的寿丝渣子。
- 3、我们耀箭佣兵团难道这么不挑嘴吗?怎么什么垃圾渣子都往家里收,这人是谁收的,叫他出来!
- 4、实践证明,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而且炉龄稳定,容易清除粘附在坩埚壁上的渣子。
- 5、没有细腻感情,只有粗糙手掌;没有过多笑意,只会胡渣子刺你;没有过多呵斥,印上爱的痕迹;貌似不会思考,决策却睿智有力。祝所有父亲节日快乐!
- 6、假如失去了情人而仍然和原配妻子在一起,那么这个原配妻子就成了饭渣子老是粘在身上,情人就是心口那颗难以忘记的朱砂痣。
字义分解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