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àn zi |
注音: | ㄊㄢˋ ㄗˇ |
词性: | 名词 |
探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探子
(1) 指从事情报搜集和传递工作的人
(2) 用以探测食管、尿道、子宫等腔中有无异物、狭窄或其他异常状况的长形器械式探针
引证解释:
⒈ 军中从事侦察工作的人。
引《水浒传》第一一二回:“宋军内有几个探子,却认得高可立、张近仁两个。”
清李渔《慎鸾交·穷追》:“方纔探子来报,説此处相距贼营不过二三十里。”
逯斐《夜航》:“你上这来干什么?你是敌人的探子么?”
⒉ 指旧时的探警。
引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她简直探子一样地监视着我了。”
⒊ 用来探取东西的长条或管状用具。
例如:蛐蛐儿探子(用来伸入穴中把蛐蛐儿捉出来);粮食探子(用来插入袋中取出少量粮食做样品)。
国语词典:
军队中的侦探人员。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探子
- 1、接二连三回来的探子,都给他带来了更使人烦恼的消息。
- 2、李战那老匹夫锱铢必较的性格,明成国的探子研究的很透彻。
- 3、朱红线绳是给探子们的暗号,告诉他们她想获救。
- 4、罗贯中正与来客罗文素谈及赵山童、刘福通之事,忽有探子来报,称元相脱脱亲率大军三十万来取济南。
- 5、神农村村长办公室内,张磊、胡海军和慕容百合三人面前站着一个人,他就是派去房县的探子,正在向他们三人回报着探听的情况。
- 6、打击手的任务是抓到金探子。
字义分解
- 拼音tàn
- 注音ㄊㄢˋ
- 笔划11
- 繁体探
- 五笔RPWS
- 五行火
(1)(动)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
(2)(动)做侦察工作的人:~子。
(3)(动)看望:~望|~病。
(4)(动)向前伸出头或上体:~头~脑|~身。
(5)(动)〈方〉过问:~询|~讨。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探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