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àng tóu mù ǒu |
注音: | ㄓㄤˋ ㄊㄡˊ ㄇㄨˋ ㄡˇ |
词性: | 成语 |
杖头木偶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杖头木偶
(1) 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
引证解释:
⒈ 木偶戏的一种。演出时,由艺人用木棍操纵表演。远在宋代即已流行,当时称“杖头傀儡”。 北京的托偶戏、 四川的木脑壳戏与广东的托戏,均属此类。参阅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京瓦技艺》、 宋周密《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
国语词典:
一种木偶戏。木偶高度约二尺左右,装有三根操纵棍,表演者以棍举起木偶并操纵木偶动作。宋代即已流行,称为「杖头傀儡」。今北平托偶戏、四川的木脑壳戏及广东的托戏等皆是。
网络解释:
杖头木偶
- 1、与湖南杖头木偶不同,铁枝木偶属于“海派”木偶戏。
- 2、穿行头,在龙飞的操纵下,木偶的脸在不断变换着,时而愤怒,时而狰狞,最后在两眼放光和口吐烈火中,杖头木偶的变脸表演告一段落。
- 3、现代杖头木偶《神威千重》表演雄浑健硕,吐雾喷火、开弓射箭等绝技让观众对木偶戏刮目相看。
- 4、主打演出是杖头木偶绝活《板桥作画》。
- 5、“它的视觉效果和表演技巧,在三种木偶形式中是最难的。
- 6、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中国木偶戏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类别。
字义分解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頭
- 五笔UDI
- 五行火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 拼音mù
- 注音ㄇㄨˋ
- 笔划4
- 繁体木
- 五笔SSSS
- 五行木
(1)(名)树木:伐~|果~。
(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将就~。
(5)(Mù)姓。
(6)(形)质朴:~讷。
(7)(形)麻木: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