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huǒ tóu |
注音: | ㄏㄨㄛˇ ㄊㄡˊ |
词性: | 名词 |
火头的意思
词语解释:
火头
(1) 火焰
(2) 烧火的火候
(3) 强烈的怒气
引证解释:
⒈ 正在燃烧的炭火。
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以火头内泽中,作声者,水未尽,有烟出无声者,水尽也。”
⒉ 即火头军。参见“火头军”。
引宋岳飞《奏措置曹成事宜状》:“臣所统本军官兵一万二千餘人,除存留二千人吉州看管老小,并随军輜重火头占破外,实出战只有七千餘人。”
《宋史·食货志上六》:“差官卒充使令,置火头,具饮膳。”
清翟灏《通俗编·艺术》:“今谓掌炊爨者曰火头。”
⒊ 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头领。
引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一》:“半里,有聚落倚坡东向罗列,是为蛮边。觅火头不见。”
原注:“火头者,即中土保长、里长之类。”
清余庆远《维西见闻记·么些》:“地大户繁者为上,千总,把总为头人,次为乡约,次为火头,皆各子其民。”
⒋ 犹火主。
引清袁枚《随园随笔·辨讹下》:“此火头指执炊者而言,俗称失火之家为火头,误矣。”
⒌ 指火焰、火苗。
引《老残游记》第十五回:“一块冰投下去,就有一块地方没了火头。”
⒍ 火候。
例如:火头儿不到,饭就蒸不熟。
⒎ 谓怒气盛时。
引《红楼梦》第一〇五回:“别的亲友,在火头儿上也不便送信,是你就好通信了。”
国语词典:
火焰、火苗。
网络解释:
火头 (乌鳢的别称)
火头 (汉语词语)
- 1、妈妈正在火头上,这会儿谁也不要去惹她。
- 2、麦高揣怀里半拉馒头,瞪大双眼睛,草码的!麦高惹起火头。
- 3、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两个火头僧送来斋饭素酒,虽然只是些豆腐面筋、香菇青菜,但清香扑鼻,味道很,周易吃完了继续看佛经,直到傍晚。
- 4、岑湘看到慕容冷正气在火头上,赶忙递上清茶给他。
- 5、堪,火头不断地在营寨中升起,渐渐成绵延之势。
- 6、但今日忽然间要改做面条,虽然所有的火头军们全员上阵,在这已然开始慢慢大冷的秋天,人人都是赤膊上阵地和面、擀面,却仍然只是杯水车薪、供不应求。
字义分解
- 拼音huǒ
- 注音ㄏㄨㄛˇ
- 笔划4
- 繁体火
- 五笔OOOO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頭
- 五笔UDI
- 五行火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