爓肉
拼音: | yàn ròu |
注音: | 一ㄢˋ ㄖㄡˋ |
爓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开水中烫过的肉。古代祭祀中用作祭品。
引证解释:
⒈ 开水中烫过的肉。古代祭祀中用作祭品。
引《礼记·祭义》“爓祭,祭腥,而退,敬之至也” 汉郑玄注:“爓祭、祭腥,祭爓肉、腥肉也。汤肉曰爓。”
孔颖达疏:“‘汤肉曰爓’者,以鬼神异於生,虽曰熟殽,但汤肉而已。”
字义分解
- 拼音yàn,xún
- 注音ㄧㄢˋ,ㄒㄩㄣˊ
- 笔划20
- 繁体爓
- 五笔OUQV
yàn
1. 古同“焰”,火苗:“吐爓生风,吹野燎山。”
xún1. 古同“燖”,古代在热汤里煮至半熟用于祭祀的肉:“三献爓,一献孰。”
与爓肉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