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余
拼音:wú yú
注音:ㄨˊ ㄩˊ

无余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无余wúyú

(1) 没有剩下的

一览无余
completely

引证解释:

⒈ 没有剩余、残留。

《诗·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餘。”
汉班固《西都赋》:“草木无餘,禽兽殄夷。”
许地山《缀网劳蛛·换巢鸾凤》:“和鸾和祖凤虽有主仆底名分,然而在他们底心识里,这种阶级底成见早已消灭无馀。”

⒉ 指没有余留之物。

三国魏曹植《赠丁翼》诗:“肴来不虚归,觴至反无餘。”
唐温庭筠《登卢氏台》诗:“臺高秋尽出,林断野无餘。”

⒊ 指没有多余资财。

宋秦观《题彭景山传神》:“﹝景山﹞年四十不幸丧明,家居无餘,而目不可治。”

⒋ 佛教语。谓“生死”的因果泯灭,不再受生于三界。

唐王维《大唐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序:“忽谓众人,有疑皆问,我于是夜,当入无餘。”

网络解释:

无余 (汉语词汇)

  • 无余:没有剩下。如:一览无余。
    • 1、站在山顶朝下望去,小村的景色一览无余
    • 2、城市里一排排的楼房,虽然看上去整齐,但一览无余,总觉有些呆板。
    • 3、站在山顶,远山近景一览无余
    • 4、在埃菲尔铁塔上眺望,巴黎全市景物一览无余
    • 5、从窗户向外看,城市的夜景一览无余
    • 6、曹操煮酒论英雄,只称赞刘备,目无余子。

    字义分解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V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TU
    • 五行

    (1)(代)我。

    (2)(Yú)姓。

    (3)(名)剩下:~存|~党|~毒|~额|~款|~力|~粮|~剩|~缺|~外|~威|~蓄|~残|~多|~富|节~|盈~|心~力拙|不遗~力|残渣~孽|虎口~生|死有~辜|心有~悸|绰绰有~|游刃有~。

    (4)(名)大数或度量单位等后面的零头:~数|五百~斤|一丈~。

    (5)(名)指某种事情、情况以外或以后的时间:~闲|业~|茶~饭后|兴奋之~|高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