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字
拼音:tóng zì
注音:ㄊㄨㄥˊ ㄗˋ

铜字的意思

词语解释:

铜制的印刷活字。公元1403年﹐朝鲜已开始大量铸造铜字印书。制法先用黄杨木刻字﹐翻成砂模﹐注入铜液成字。中国明代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年)﹐在无锡﹑常州﹑苏州﹑南京一带曾广泛应用铜字印书。清雍正四年(1726年)﹐武英殿曾用铜字印行《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亦省称"铜字"。

引证解释:

⒈ 见“铜活字”。

网络解释:

铜字

  • 铜字:就是用“黄铜”材质制作的广告字,在户外牌匾广告中,铜字的应用非常广泛。
  • 字义分解

    • 拼音tóng
    • 注音ㄊㄨㄥ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MGK
    • 五行

    (名)金属元素;铜的元素是工业的重要原料。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BF
    • 五行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