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片
拼音:tóng piàn
注音:ㄊㄨㄥˊ ㄆ一ㄢˋ

铜片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铜镜。
2、铜元。
3、金属铜制成的重金属片状物体。

引证解释:

⒈ 铜镜。

唐王建《长安别》诗:“恶心牀上铜片明,照见离人白头髮。”

⒉ 铜元。

毛泽东《寻乌调查》第三章八:“现在敲一块糖子起码要一块铜片了。”

网络解释:

铜片

  • 金属铜制成的重金属片状物体。铜片是一种红棕色有光泽具延展性的金属,粉状的为浅玫瑰红色粉末。
    • 1、看他锉那块用钳子夹着的铜片,铜末落到了钳子下面的马粪纸上。
    • 2、制胎就是先用紫铜片剪出不同的形状,然后用铁锤敲打成形,最后在各衔接部位上焊药,焊成铜胎。
    • 3、取象风筝而不用线,以棉纸搓之灭性,缀其端如毂,削竹篾作环,以纸附之;中交午系两铜丝,交处置极薄铜片,周围上乔作墙,中辅苎麻。
    • 4、水彩色调用硝酸在钢片或铜片上作腐蚀的蚀刻法。
    • 5、剂先体、薄铜片作为基底制备碳纳米管。
    • 6、如此海量的元力,铜片似乎有些兴奋,上面的光芒更加璀璨,那如海般的元力被他疯狂的吸收着,鲸吞蚕食般的,渐渐的,铜片似乎饱和了,不在吸收元力。

    字义分解

    • 拼音tóng
    • 注音ㄊㄨㄥ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MGK
    • 五行

    (名)金属元素;铜的元素是工业的重要原料。

    • 拼音piàn,piān
    • 注音ㄆㄧㄢˋ,ㄆㄧㄢ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THGN
    • 五行

    piàn

    1. 平而薄的物体:卡片。名片。

    2. 切削成薄的形状:片肉片。

    3. 少,零星:片段(整体当中的一段)。片刻。片面。片甲不存。

    4. 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分片儿开会。

    5. 〔片假名〕日本文所用的楷书字母。

    6. 量词,指面积、范围、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两片药。一片新气象。

    piān

    1. 义同(一),用于“相片儿”、“电影片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