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府
拼音: | zhì fǔ |
注音: | ㄓˋ ㄈㄨˇ |
制府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制府
(1) 即制置司衙门,掌军务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宋代的安抚使、制置使, 明清两代的总督,均尊称为“制府”。
引《宋史·叛臣传中·李全》:“全请于制府曰:‘每恨泗州阻水,今如平地矣,请取东西城自效。’”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者》:“俄,至一辕门,儼如制府衙署。”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至于月饷、职衔、关防,等学生回襄阳后一方面向制府大人禀明,一方面自己也上疏朝廷,代为乞请。”
网络解释:
制府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製
- 五笔RMHJ
- 五行火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
与制府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