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
拼音:biāo běn jiān zhì

标本兼治的意思

词语解释:

标本兼治,中医学术语。是指医者在医治的治疗中采取治标兼治本的手段。标,是指表面的病征;本,是指引发病征的源头。病征的要缓解,病原也要根除,这是医者的天职。

  • 1、三是把对保险中介机构的监管与对保险公司中介业务的监管紧密结合起来,双管齐下,标本兼治
  • 2、一开始就是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标本兼治,除害兴利,全面开展流域的治理开发,有计划地安排重大程建设。
  • 3、由此,反腐败必须采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靠教育、制度、法制等方式对腐败现象进行有效的治理。
  • 4、但是,作为该局的纪检组长,邹文明同志却出污泥而不染,不仅自己行得正、坐得稳,而且坚决贯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标本兼治”。
  • 5、因此,要有效解决当前我国的利益冲突问题,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推进生产方式创新,标本兼治
  • 6、应请查照本部漾电剀切劝导,俾学界风潮,速归宁息;而地方秩序,严防扰乱,庶几标本兼治,弭患无形。

字义分解

  • 拼音biāo
  • 注音ㄅㄧㄠ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FIY
  • 五行

(1)(名)〈书〉树木的末梢。

(2)(名)事物的枝节或表面:治~不如治本。

(3)(名)标志;记号:商~。

(4)(名)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上问号。

(5)(名)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锦~。

(6)(名)旧时用比价方式承包工程或买卖货物时各竞争厂商所标出的价格:招~|投~。

(7)(名)清末陆军编制之一;相当于后来的团。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GD
  • 五行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 拼音jiān
  • 注音ㄐㄧ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VOU
  • 五行

(1)(形)两倍的:~程|~旬(二十天)。

(2)(动)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而有之|~收并蓄|品学~优|~听则明;偏信则暗。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CKG
  • 五行

(1)(动)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动)医治:~病。

(5)(动)消灭(害虫):~虫|~蝗。

(6)(动)惩办:~罪。

(7)(动)研究:~学。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