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一乱
yī zhì yī luàn
一 ㄓˋ 一 ㄌㄨㄢˋ
一般成语
一治一亂
YZYL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治:太平。一段时期太平,一段时期动乱。指治世与乱世相间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语法:
一治一乱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鲁迅《灯下漫笔》:“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
- 1、嗯,这有什么奇怪,一治一乱本就是规律,没必要大惊小怪的。
- 2、这就是中国历史一治一乱的根本原因。
- 3、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
- 4、夫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古今诸国莫不弱肉强食、虎视鲸吞。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治
- 五笔ICKG
- 五行水
(1)(动)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动)医治:~病。
(5)(动)消灭(害虫):~虫|~蝗。
(6)(动)惩办:~罪。
(7)(动)研究:~学。
(8)姓。
与一治一乱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