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的斯亚贝巴
拼音:yà dí sī yà bèi bā
注音:一ㄚˋ ㄉ一ˊ ㄙ 一ㄚˋ ㄅㄟˋ ㄅㄚ
词性: 名词

亚的斯亚贝巴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亚的斯亚贝巴(阿姆哈拉语:አዲስ አበባ;拉丁字母拼音转写:Āddīs Ābebā;奥罗莫语:Finfinne;英语:Addis Ababa),是东部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的首都,同时也是非洲联盟及其前身非洲统一组织的总部所在地,位于海拔2400米的高原之上,按当地提格雷语,亚的斯亚贝巴意思是“新鲜的花朵”,亚的斯亚贝巴是一个州级特别市,城市有80多个不同的民族,说80余种不同的语言;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及犹太教社群。
  • 1、三年前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第二届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提出为非洲培训一万名各类人才,这一目标将于今年全部如期完成。
  • 2、另一方面,非洲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是博茨瓦纳首都嘉柏隆里、纳米比亚首都温特和克、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和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 3、在月尺度下,除巴马科和亚的斯亚贝巴站外,温度效应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
  • 4、埃塞俄比亚政府已经派出两架飞机从亚的斯亚贝巴飞往吉吉加城,准备接走死伤的中国员。
  • 5、粮食从这些港口运到亚的斯亚贝巴
  • 6、它恰巧也是非洲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及小麦生产大国,可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粮食市场却又脏乱不堪。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ㄚ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OGD
  • 五行

1.  较差:他的体力不亚于你。

2.  次一等:亚军。亚圣。

3.  原子价较低的,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个氢原子或氧原子的:硫酸亚铁。

4.  指“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简称“亚洲”):东亚。

  • 拼音de,dí,dì,dī
  • 注音ㄉㄧˊ,ㄉㄧˋ,˙ㄉㄜ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QYY

de

1.用在定语的后面。

a)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

b)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大楼~出口。

c)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谁~介绍人?

d)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

a)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

b)指某一种人或物:男~。送报~。我爱吃辣~。

c)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

d)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

e)“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推~推,拉~拉。说~说,笑~笑。大~大,小~小。

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件事儿我知道~。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筐。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a)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b)表示相加:两个~三个,一共五个。

1.真实;实在:~当。~确。

2.“的”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dī)。

箭靶的中心:目~。无~放矢。众矢之~。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ADWR
  • 五行

(1)(代)这;这个;这里。

(2)(副)乃;就。

  • 拼音bèi
  • 注音ㄅㄟ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MHNY
  • 五行

(1)(名)软体动物的统称。水产上指有介壳的软体动物。如蚌、鲍鱼等。

(2)(名)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

(3)(名)姓。

  • 拼音
  • 注音ㄅㄚ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CNHN
  • 五行

(1)(动)盼望:~望|眼~~。

(2)(动)紧贴:~着墙。

(3)(动)粘住:粥~锅了。

(4)(名)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

(5)(动)〈方〉挨着:前不着村;后不~店。

(6)(动)〈方〉张开:眨~。

(7)(名)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

(8)(名)指四川东部。

(9)(名)姓。

(10)(量)气压的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百万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11)(量)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达因作用力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