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面
拼音:jīn miàn
注音:ㄐ一ㄣ ㄇ一ㄢˋ

金面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金色的脸。 2.对他人面容的敬称。 3.面子的敬称。 4.指饰金的辔头。

引证解释:

⒈ 金色的脸。

《晋书·刘曜载记》:“咸和三年,夜梦三人金面丹脣,东向逡巡,不言而退。”

⒉ 对他人面容的敬称。

宋汪元量《湖州歌》之九三:“金面垂慈多喜色,史官书瑞奏年丰。”

⒊ 面子的敬称。

京剧《乌龙院》第三场:“就是他们打算要得罪我,还要看宋大爷三分金面哪。”

⒋ 指饰金的辔头。

唐温庭筠《湖阴词》:“祖龙黄鬚珊瑚鞭,铁驄金面青连钱。”
唐温庭筠《陈宫词》:“妓语细腰转,马嘶金面斜。”

国语词典:

女子的面容。

如:「看在您的金面上,我就饶他一次。」

网络解释:

金面

  • 《金面》是2010年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海尼。
  •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QQQ
    • 五行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