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辟
拼音:hé pì
注音:ㄏㄜˊ ㄆ一ˋ

阖辟的意思

词语解释:

闭合与开启。

引证解释:

⒈ 闭合与开启。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神化》:“惟其健顺之德,凝五常而无间,合二气之闔辟,备之无遗,存之不失。”
1. 闭合与开启。 唐杨炯《浑天赋》:“乾坤闔闢,天地成矣;动静有常,阴阳行矣。”
清恽敬《说仙二》:“与天地準则与天地闔闢,与古今齐则与古今流行而已矣。”

⒉ 指货物的囤积与抛售。

宋秦观《财用下》:“切切焉从事於闔闢敛散之中,则是贱丈夫争锥刀之末耳,岂君子所谓理财者耶。”

⒊ 指文章笔法的变化。

明宋濂《题<乌继善文集>后》:“况为文者,发造化之秘,贯古今之统,苟无以管摄而闔闢之,则何以尽其变化不测之妙?”
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二:“夫屈原之《离骚》,忧世愤戚,呼天日鬼神自列之辞,其语长短舒纵,抑扬闔闢,辩説诡异,杂错而成章。”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评汇五》:“古诗窘於格调,近体束於声律,惟歌行大小短长,错综闔闢,素无定体,故极能发人才思。”

网络解释:

阖辟

  • 阖辟是汉语词汇,拼音hé pì,出处 《张子正蒙注·神化》。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ㄏㄜ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FCL
    • 五行

    (1)(副)全;总共。

    (2)(动)关闭。

    • 拼音bì,pī,pì
    • 注音ㄅㄧˋ,ㄆ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NKUH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辟头](pī tóu)同“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