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ī nán ér tuì |
注音: | ㄓ ㄋㄢˊ ㄦˊ ㄊㄨㄟˋ |
词性: | 动词 |
知难而退的意思
词语解释:
知难而退
(1) 原指作战时要见机而动,不硬做做不到的事情。后指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去克服
引证解释:
⒈ 谓作战时应见机而动,如果力不能克则应退却,以免受损失。
引《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
《吴子·料敌》:“凡此不如敌人,避之勿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
《晋书·蔡豹传》:“詔曰:‘知难而退,诚合兵家之言。’”
⒉ 泛指因遇困难而退缩。
引宋杨万里《答本路安抚张尚书》:“某不才多病之身……知难而退,弃官九载。”
刘白羽《战斗的幸福》:“谁知他们在河边测了测水位,却知难而退,倒转车身回去了。”
国语词典:
本指作战时随机应变,遇形势不利则退却。《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后泛指行事遇到困难退缩不前或应伺机退却。唐.皇甫湜〈答李生第二书〉:「夫无难而退,谦也;知难而退,宜也,非谦也。」宋.杨万里〈答本路安抚张尚书〉:「某不才多病之身,一生寡偶,几覆车于太行,沉舟于吕梁,知难而退,弃官九载。」
网络解释:
知难而退 (汉语成语)
- 1、人要学会知难而退,学而实习之,要学会怎样去面对。
- 2、不见异思迁,不知难而退,不屈于权势。
- 3、我这辈子只学过三堂风琴课,然后就知难而退了。
- 4、熟能生巧!不要知难而退!妳会有一个飞跃的!
- 5、后来我终于做到让她知难而退,因为我离开了。
- 6、我们应该见困难就上,不应该知难而退,才能把事情办得更些。
字义分解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知
- 五笔TDKG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zhì1. 古同“智”,智慧。
- 拼音nán,nàn,nìng
- 注音ㄋㄢˊ,ㄋㄢˋ,ㄋㄨㄛˊ
- 笔划10
- 繁体難
- 五笔CWYG
nán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 )。难道。难能可贵。
3. 不好:难听。难看。
nàn1. 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
2. 仇怨:排难解纷。
3. 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而
- 五笔DMJJ
- 五行金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与知难而退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