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
拼音:xià shū
注音:ㄒ一ㄚˋ ㄕㄨ

下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下书xiàshū

(1) 指致送婚约;投递状纸

deliver a letter

引证解释:

⒈ 投递书信。

唐韩愈孟郊《征蜀联句》:“下书遏雄虓,解罪弔挛瞎。”
《水浒传》第四十回:“昨日下书人已回,妖人宋江教解京师。”
《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下面説底便是‘错下书’。”

⒉ 指致送婚约。

台静农《拜堂》:“人家下书子,托我买的。”
原注:“下书子即过婚书。”
孙犁《白洋淀纪事·光荣》:“秀梅的脸腾的红了,她正在说婆家,就要下书定准了。”

国语词典:

投递书信。

网络解释:

下书

  • 下书出自唐 韩愈孟郊《征蜀联句》:“下书遏雄虓,解罪吊挛瞎。”
    • 1、你才读一下书就看半天电视,不是一暴十寒是什么?
    • 2、因为我摩恩的活动都是由农民子弟,,和你的志愿服务合作完成的,所以我们需要你在志愿服务期间作出以下书面承诺。
    • 3、阳光下书写“灿烂”笑容,大海边涌动“激情澎湃”,风雪里画出“纯真”一片,月光下谱写“美人如玉”,合上日记本,把这一切送给你欣赏,愿你枕着我的“深情”入眠,伴着我的爱意“。
    • 4、放下书包,抛开烦恼。加减乘除,暂时忘掉。诗词歌赋,全不知道。六十个日夜,快乐分分秒秒,我的童年我做主。快乐暑假,我来报道!
    • 5、不尽读天下书,不能相天下之士。
    • 6、到了课室,张信非常习惯的坐在最后的一个位置上,潇洒的扔下书本,趴下,继续以前最经常做的事情,睡觉熬时间。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
    • 注音ㄒㄧㄚ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GHI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