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城
拼音: | yá chéng |
注音: | 一ㄚˊ ㄔㄥˊ |
牙城的意思
词语解释:
牙城
(1) 古时军队中主将居住的内衙的卫城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军中主帅或主将所居的城。以例当建牙旗,故称。
引《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渥父行密之世,有亲军数千营於牙城之内。”
胡三省注引《蜀注》:“古者军行有牙,尊者所在。后人因以所治为衙,曰牙城,即衙城也。”
元王恽《泽潞即事杂诗》之七:“角声催日上牙城,白羽风清坐閲兵。”
⒉ 唐代卫护节度使住宅的内城。
引《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比至,子城已洞开,惟牙城拒守,寻纵火斧其门而入。”
胡三省注:“凡大城谓之罗城,小城谓之子城。又有第三重城以卫节度使居宅,谓之牙城。”
国语词典:
主将驻节的城。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牙城
字义分解
- 拼音yá
- 注音ㄧㄚˊ
- 笔划4
- 繁体牙
- 五笔AHTE
- 五行木
(1)(名)牙齿:门~|镶~|~医。
(2)(名)特指象牙:~筷|~章。
(3)(名)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子。
(4)(名)(Yá)姓。
(5)(名)(~子)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