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数
拼音: | héng shù |
注音: | ㄏㄥˊ ㄕㄨˋ |
恒数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定数。
常规。
方言。横竖,反正。
常规。
方言。横竖,反正。
引证解释:
⒈ 定数。
引南朝梁武帝《赠蔡道慕诏》:“言念伤悼,特兼常怀;追荣加等,抑有恆数。”
唐杜甫《宿花石戍》诗:“茫茫天地间,理乱岂恆数。”
⒉ 常规。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夫才量学文,宜正体製……然后品藻玄黄,摛振金玉,献可替否,以裁厥中。斯缀思之恆数也。”
⒊ 方言。横竖,反正。
引《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你恆数不是爹的小老婆就罢了,是爹的小老婆,我也不怕你。”
网络解释:
恒数
字义分解
- 拼音héng
- 注音ㄏㄥˊ
- 笔划9
- 繁体恒
- 五笔NGJG
- 五行水
(1)(形)永久:~心。
(2)(名)恒心:有~|持之以~。
(3)(形)平常;经常:~态|~言|人之~情。
(4)(Hénɡ)姓。
- 拼音shù,shǔ,shuò
- 注音ㄕㄨˋ,ㄕㄨˇ,ㄕㄨㄛˋ
- 笔划13
- 繁体數
- 五笔OVTY
shù
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数目。数量。数词。数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数控。
2. 几,几个:数人。数日。
3.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4. 命运,天命:天数。气数。
shǔ1. 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数。数九。
2. 比较起来突出:数得着。
3. 责备,列举过错:数落。
4. 谈论,述说:数说。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shuò1. 屡次: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