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
拼音:wàng wén wèn qiè
注音:ㄨㄤˋ ㄨㄣˊ ㄨㄣˋ ㄑ一ㄝ
词性: 成语

望闻问切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望闻问切wàng-wén-wèn-qiè

(1) 指望色、闻声、问状、切脉,是中医四诊要诀

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古今医统》
watch ,hear, ask and touch—a diagnosis method

引证解释:

⒈ 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观气色,听声息,问症状,按脉象。合称四诊。

《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而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臟腑也。”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四诊要诀:实该望、闻、问、切之道。”
元施惠《幽闺记·抱羔离鸾》:“[末] 翁大医你还要看症真仔细下药。[浄]这等待我再望、闻、问、切。”
《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你等疑我不曾看脉,就要下药。不知医道中,本以望闻问切,目为神圣工巧,可见看脉是医家第四家,不是上等。”
《当代》1981年第3期:“严锡嵩在当‘牛鬼’之年……曾埋头自学中医,望闻问切这一套及药物方剂知识背得颇熟。”

国语词典:

望,观察气色。闻,诊听声息。问,询问症状。切,摸脉象。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

网络解释:

望闻问切

  •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拼音是wàng wén wèn qiè。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four diagnostic methods)。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 1、中医师都是经过望闻问切后,才对症下药。
    • 2、等我望闻问切之后,再对症下药。
    • 3、那医生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医术十分高明。
    • 4、望闻问切,谓之四诊,而望色居四诊之先,未有独凭一脉,可以施疗者。
    • 5、古之神圣未尝不以望闻问切四者互相参考,审察病情。
    • 6、紧邻北大街东北口的张十五堂中医诊所,望闻问切,一丝不苟,诠释着医圣张仲景疗疾养生的初衷。

    字义分解

    • 拼音wàng
    • 注音ㄨㄤ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NEG
    • 五行

    (1)(动)探望:拜~|看~。

    (2)(动)盼望、希望:期~|企~。

    (3)(名)名望:声~|威~。

    (4)(形)〈书〉怨恨。

    (5)(名)(~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酒~。

    (6)(介)对着;朝着:~我点点头|~他笑笑。注意“望前看”、“望东走”等处的“望”多写作“往”。

    (7)姓。

    (8)(名)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BD
    • 五行

    (1)(动)听见:~见。

    (2)(名)消息:新~。

    (3)(名)名声:艳~。

    (4)(名)知识;见闻:博学多~。

    (5)(动)用鼻子嗅:味道好~。

    • 拼音wèn
    • 注音ㄨㄣ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KD
    • 五行

    (1)(动)请人解答

    (2)(动)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

    (3)(动)审讯;追究:~供。

    (4)(动)管;干预:不闻不~。

    (5)(介)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他借本书。

    (6)姓。

    • 拼音qiē,qiè
    • 注音ㄑㄧㄝ,ㄑㄧㄝ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AV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