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chuán wén yì cí |
注音: | ㄔㄨㄢˊ ㄨㄣˊ 一ˋ ㄘˊ |
词性: | 成语 |
传闻异辞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传闻异词”。
⒉ 《春秋》笔法之一。谓记录年代久远的事,措辞有所不同。参阅《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注。
引《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以不日?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⒊ 传闻的事说法不一致。
引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六·足下黑子》:“又《北梦琐言》载西门军容与吴行鲁事亦同,岂一事而传闻异词耶?”
清何琇《樵香小记·焚廪浚井》:“战国时杂説繁兴,一事而传闻异词,名姓时代互异者,诸子之书,不知凡几。”
国语词典:
春秋处理历史材料,分为所见之世、所闻之世、所传闻之世,依此三世远近而有不同的措辞。对于年代久远,由传闻而得知的事,记载得比较简略,称为「传闻异辞」。《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以不曰?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汉.何休.解诂:「所见者,谓昭、定、哀已与父时事也。所闻者,谓文、宣、成襄王父时事也。所传闻者,谓隐、桓、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世也。」后泛称歧异不一的传述言辞。
网络解释:
传闻异辞
字义分解
- 拼音chuán,zhuàn
- 注音ㄔㄨㄢˊ,ㄓㄨㄢˋ
- 笔划6
- 繁体傳
- 五笔WFNY
- 五行火
chuán
1.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2.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zhuàn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9
- 繁体聞
- 五笔UBD
- 五行水
(1)(动)听见:~见。
(2)(名)消息:新~。
(3)(名)名声:艳~。
(4)(名)知识;见闻:博学多~。
(5)(动)用鼻子嗅:味道好~。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6
- 繁体异
- 五笔NAJ
- 五行土
(1)(形)有分别;不相同:~口同声|大同小~。
(2)(形)奇异;特别:~香|~闻。
(3)(形)惊奇;奇怪:惊~|深以为~。
(4)(形)另外的;别的:~日|~地。
(5)(形)分开: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