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革
拼音:guǒ gé
注音:ㄍㄨㄛˇ ㄍㄜˊ

裹革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语出《后汉书.马援传》。谓战死沙场。

引证解释:

⒈ 语出《后汉书·马援传》。谓战死沙场。参见“裹尸马革”。

唐员半千《陇头水》诗:“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
明唐顺之《谢赐银币表》:“儻暮齿之未衰,尚期裹革,伏愿蛮夷戎狄尽归神化之鑪。”
明皇甫汸《从军行寄赠杨用修》:“业既违操觚,勋还期裹革。”
清陆繁弨《吴山伍公庙碑文》:“牧恭走马,不足以拟其枕戈;弘演纳肝,无以方其裹革。”

国语词典:

训练、教导。

网络解释:

裹革

  • 裹革拼音是guǒ gé,注音是ㄍㄨㄛˇ ㄍㄜˊ
  • 字义分解

    • 拼音guǒ
    • 注音ㄍㄨㄛ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JSE
    • 五行

    (1)(动)(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包~|~腿|用绷带把伤口~好。

    (2)(动)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匪军撤退时;~走了几个村子的人。

    (3)(动)〈方〉吸(奶):小孩儿一生下来就会~奶。

    • 拼音gé,jí
    • 注音ㄍㄜ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FJ

    1.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革。革履(皮鞋)。革囊。

    2.改变:革新。革命。改革。变革。

    3.取消,除掉:革除。革职。革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

    4.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5.姓。

    1.(病)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