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客
拼音:fú kè
注音:ㄈㄨˊ ㄎㄜˋ

浮客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四处漂泊的人。 2.指寄居在地主庄园里的外地佃农。

引证解释:

⒈ 谓四处漂泊的人。

南朝宋鲍照《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旅雁方南过,浮客未西归。”
唐张继《晚次淮阳》诗:“浮客了无定,萍流淮海间。”
唐皇甫冉《送萧处士》诗:“长河隔旅梦,浮客伴孤云。”

⒉ 指寄居在地主庄园里的外地佃农。

《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八》:“詔天下营田务,只许耕无主荒田,及召浮客,不得留占属县编户。”
宋苏洵《田制》:“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僕。”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宋代地主的庄田,更加普遍地发展,大地主在庄上建房居住,形成庄院。所谓‘浮客’的佃户,寄住在地主的庄上。”

网络解释:

浮客 (词汇)

  • 浮客拼音是fú kè,释义是谓四处漂泊的人。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EBG
    • 五行

    (1)(动)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

    (2)(动)〈方〉在水里游:他一口气~到对岸。

    (3)(形)在表面上的:~皮|~面|~土。

    (4)(形)可移动的:~财。

    (5)(形)暂时的:~记|~支。

    (6)(形)轻浮;浮躁:他人太~;办事不踏实。

    (7)(形)空虚;不切实:~名|~夸。

    (8)(形)超过;多余:人~于事|~额。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TKF
    • 五行

    (1)(名)客人:宾~|请~|会~|家里来~了。

    (2)(名)旅客:~车|~店。

    (3)(形)寄居或迁居外地的(人):~居|~籍|作~他乡。

    (4)(名)客商:珠宝~。

    (5)(名)顾客:乘~|~满。

    (6)(名)对某些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的称呼:说~|政~|侠~。

    (7)(形)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观|~体。

    (8)〈方〉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饭|三~冰激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