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瘕
拼音: | chì jiǎ |
注音: | ㄔˋ ㄐ一ㄚˇ |
赤瘕的意思
词语解释:
眼病。
引证解释:
⒈ 眼病。
引《全唐诗》卷八七八载《李后主童谣》:“猪儿狗儿都死尽,养得猫儿患赤瘕。”
原注:“赤瘕,目病。猫有目病,则不能捕鼠。”
网络解释:
赤瘕
字义分解
- 拼音chì
- 注音ㄔˋ
- 笔划7
- 繁体赤
- 五笔FOU
- 五行金
(1)(名)比朱红稍浅的颜色。
(2)(名)泛指红色:~小豆。
(3)(名)象征革命:~卫队。
(4)(形)忠诚:~心(忠诚的心)|~诚(极真诚)。
(5)(动)光着;露着(身体):~脚|~膊。
(6)(形)空:~手空拳(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
- 拼音jiǎ,xiá,xiā
- 注音ㄐㄧㄚˇ,ㄒㄧㄚˊ,ㄒㄧㄚ
- 笔划14
- 繁体瘕
- 五笔UNHC
- 五行木
jiǎ
1. 妇女肚子里结块的病。
2. 腹中生长寄生虫。
xiá1. 古同“瑕”,污;缺点:“敢辞亲耻污,唯恐长疵瘕。”
xiā1. 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