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墨
拼音:jiāo mò
注音:ㄐ一ㄠ ㄇㄛˋ

焦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干枯的墨色。指国画中的枯笔技法。

引证解释:

⒈ 干枯的墨色。指国画中的枯笔技法。

明陶宗仪《辍耕录·写山水诀》:“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
清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唐子畏《溪山秀远》绢本……焦墨皴擦,极似马远、夏珪。”
王颂余《中国画技法述要·墨法》:“用干笔蘸浓墨,传统叫‘焦墨’,焦墨可以说是最干的浓墨。”

网络解释:

焦墨

  • 焦墨或可称之为枯笔、渴笔、竭墨。黄宾虹晚期作品多有枯笔山水,画风浑厚华滋,笔墨深沉而浓黑,当为焦墨画者之楷模。后者有张仃、林兰子、崔振宽、赵亚铭、向维果、陈沫吾、陈火箭、尹大德等皆擅以焦墨作画。
  •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o
    • 注音ㄐㄧㄠ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WYOU
    • 五行

    (1)(形)物体受热后失去水分;呈现黄黑色并发硬、发脆:树烧~了|舌敝唇~。

    (2)(名)焦炭:煤~|炼~。

    (3)(形)着急:~急|心~。

    (4)(名)中医指身体的某些部位。参看〔上焦〕、〔下焦〕、〔中焦〕。

    (5)(Jiāo)姓。

    • 拼音
    • 注音ㄇㄛ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LFOF
    • 五行

    (1)(名)写字绘画的用品;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的汁。

    (2)(名)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

    (3)(名)写的字和画的画。

    (4)(名)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5)(名)黑。

    (6)(名)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

    (7)(名)(Mò)姓。

    (8)(名)指墨西哥:~洋(墨西哥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