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鉴
拼音:sān jiàn
注音:ㄙㄢ ㄐ一ㄢˋ

三鉴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以镜﹑以古﹑以人为鉴。指正人心身的标准。

引证解释:

⒈ 谓以镜、以古、以人为鉴。指正人心身的标准。

《北堂书钞》卷一三六引汉荀悦《申鉴》:“君子有三鑑:鑑乎古,鑑乎人,鑑乎镜。”
今本《申鉴·杂言上》“鑑”字作“鉴”,文并异。 《新唐书·魏徵传》:“帝( 唐太宗 )后临朝,嘆曰:‘以铜为鑑,可正衣冠;以古为鑑,可知兴替;以人为鑑,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鑑,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鑑亡矣!’”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旧唐书·魏徵传》“鑑”字皆作“镜”。 明袁宗道《挽周老师》诗之二:“国自怜三鑑,人谁续五车?”

国语词典:

三种正人心身的标准。

网络解释:

三鉴

  • 三鉴,汉语词语,拼音sān jiàn,意思是以镜、以古、以人为鉴。指正人心身的标准。
  • 字义分解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GGG
    • 五行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JTYQ
    • 五行

    (1)(名)镜子(古代用铜制成)。

    (2)(动)照:水清可~。

    (3)(动)仔细看;审察:~别|~定。

    (4)(名)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引以为~|前车之覆;后车之~。

    (5)(动)旧式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惠~|台~|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