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表
拼音:shàng biǎo
注音:ㄕㄤˋ ㄅ一ㄠˇ

上表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上奏章。又称“进表”。“表”是道士为信徒书写的表文。

引证解释:

⒈ 上奏章。

《东观汉记·吴良传》:“苍上表荐良。”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文彦博、韩琦许多名臣,先夸佳说好的,到此也自悔失言,一个个上表争论,不听,辞官而去。”
郭沫若《南冠草》第三幕:“杜九皋 :起初我不赞成你们联名上表,结果还是在这儿出了岔子。”

国语词典:

向天子进呈奏章。

网络解释:

上表

  • [上表] 又称“进表”。“表”是道士为信徒书写的表文。
  • 拼音:shàng biǎo
    • 1、这一点在食肉动物的幼兽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 2、这实际上表现为一种语法偏,使斜杠优先于与符号、等号和问号。
    • 3、仙居方言熟语在语言风格上表现出一股山野气息,与早期的越文化特征一脉相承。
    • 4、考虑他受到的限制,他在解释两个文明的作上表现得相当出色。
    • 5、发现北美枫香与枫香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遗传上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一致性,而苏合香与枫香之间的亲缘关系却较远。
    • 6、比诸洛克的平等观念,“新青年”派通常在家庭伦理和男女平等要求上表现出更激进的面貌。

    字义分解

    • 拼音shàng,shǎng
    • 注音ㄕㄤˋ,ㄕㄤ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HHGG
    • 五行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 拼音biǎo
    • 注音ㄅㄧㄠ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EU
    • 五行

    (1)(名)外面;外表:~面|由~及里。

    (2)(名)中表(亲戚):~哥|~叔。

    (3)(动)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表示:发~|~心意。

    (4)(动)俗称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

    (5)(名)榜样;模范:~率。

    (6)(名)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用于较重大的事件:诸葛亮《出师~》。

    (7)(名)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书籍或文件:《史记》十~|统计~。

    (8)(名)古代测日影的标杆。参看〔圭表〕。

    (9)(名)测量某种量的器具:温度~|电~。(名)计时的器具:温度~|电~。(名)计时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