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蛮
拼音:bái mán
注音:ㄅㄞˊ ㄇㄢˊ

白蛮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一个部落。分布于今云南省滇池﹑洱海地区及四川省南部。唐时其首领参加了南诏政权。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首领段氏在云南建立了大理国。白蛮中居今洱海地区者﹐与今白族有亲缘关系。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一个部落。分布于今云南省滇池、洱海地区及四川省南部。 唐时其首领参加了南诏政权。 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首领段氏在云南建立了大理国。白蛮中居今洱海地区者,与今白族有亲缘关系。

唐杜甫《秋风》诗:“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青羌连白蛮。”
《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东谢蛮》:“东谢蛮,其地在黔州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宫獠,西连夷子,北至白蛮。”
宋苏轼《答任师中家汉公》诗:“威行乌白蛮,解辫请冠裾。”

网络解释:

白蛮

  • “白蛮”,是古代中国对其西南诸族的泛称。隋唐时期,华夏民族将中国西南一带社会发展水平低于中原的群体泛称为“乌蛮”、社会发展水平与中原相近的群体泛称为“白蛮”,“乌蛮”与“白蛮”不是专指哪个民族,只是特定时代对特定人群的一种泛称。
  • 字义分解

    • 拼音bái
    • 注音ㄅㄞ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RRR
    • 五行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 拼音mán
    • 注音ㄇ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YOJU
    • 五行

    (1)(形)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不讲理。

    (2)(名)我国古代称南方的民族。

    (3)(副)〈方〉很;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