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条
拼音: | pī tiáo |
注音: | ㄆ一 ㄊ一ㄠˊ |
批条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批条,批条儿
(1) 领导书写或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照办的便条
英
引证解释:
⒈ 领导书写或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照办的便条。
引《人民日报》1984.8.31:“在市长、副市长的家里,一些来头很大,拿着高级领导批条的不速之客连袂而至,使得市领导难以应付。”
国语词典:
大陆地区指上级官员所下的条谕。
网络解释:
批条
- 1、我必须要拿到批条,因为昨晚的事情太过于诡异,哪有什么也不偷贼,而且这么顺利的进入博物馆,似乎对我们了解的很。
- 2、问题是,没有了“批条子”未必就没有了“打招呼”。
- 3、他不题词、不受礼、不吃请、不剪彩、不批条子,除非情非得已。
- 4、杨司强调,领导干部尤其是检察长严禁批条子、打招呼,利用权力干预案件依法公正办理。
- 5、因为学校对学生管得很严,我们住读生是不准随便外出的,除非有班主任的批条。
- 6、这就为二线官员给自己争房子、要车子、挣票子,为亲属和朋友通路子、批条子提供了可能。
字义分解
- 拼音pī
- 注音ㄆㄧ
- 笔划7
- 繁体批
- 五笔RXXN
- 五行水
1. 用手掌打:批颊(打嘴巴)。
2.刮:批凿。
3. 口头或用文字判定是非、优劣、可否:批准。批示。批复。批语。批阅。批判。眉批(写在书页天头上的批语)。
4. 大量:批购。批销。
5. 量词,用于大宗的货物或数量众多的事物:一批货物。
6. 棉麻等未捻成线、绳时的细缕:线批儿。
与批条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