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梢
拼音:biān shāo
注音:ㄅ一ㄢ ㄕㄠ

鞭梢的意思

词语解释:

鞭子的末端。亦指鞭子。
钢鞭
兵器
的前端。
建筑用的竹木尾梢。

引证解释:

⒈ 鞭子的末端。亦指鞭子。

宋陆游《得季长书追怀南郑幕府慨然有作》诗:“緑树啼鶯窥帽影,画桥飞絮逐鞭梢。”
明周朝俊《红梅记·虏围》:“休教走的忙,他怕的鞭梢下,骨碌碌滚下来可也不当耍。”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这青云山一带,鞭梢儿一指,站着的都是我邓老九的房子,躺着的都是我登老九的地。”

⒉ 钢鞭(兵器)的前端。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一折:“马啼儿撞破连环寨,鞭梢儿早抹着天灵盖。”

⒊ 建筑用的竹木尾梢。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关于财务管理》:“七区靠河村第一社,两个月使了两百多根鞭梢。”

  • 1、车夫庄丁模样,矮小精悍,马鞭轻挥,鞭梢虚响,马车行进,稳稳当当,无丝毫颠簸。
  • 2、从整体动力特性可以看出,当高层建筑在地震动作用下产生振动时,屋顶钢塔在高层建筑屋顶层振动的激励下,产生二次型振动,发生显著的“鞭梢效应”。
  • 3、拍摄武打场面的时候,男演员的脸被鞭梢扫了一道口子。
  • 4、因此,减小其鞭梢效应成为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 5、自动线滚动着奶的河流,剪毛机吐出来五彩的羊毛……这难道是遥远的梦境吗?问阿爸,他摇摇头挥起了鞭梢
  • 6、为了抑制三峡大坝升船机顶部厂房的地震鞭梢效应,提出了用顶部厂房屋盖智能隔震层来减小升船机地震鞭梢效应的方法。

字义分解

  • 拼音biān
  • 注音ㄅㄧㄢ
  • 笔划18
  • 繁体
  • 五笔AFWQ
  • 五行

(1)(名)鞭子;赶牲口的用具:皮~。

(2)(名)古代的一种兵器;用铁做成;有节:钢~|竹节~。

(3)(名)成串的爆竹:~炮。

(4)(动)鞭打:~马。

  • 拼音shāo
  • 注音ㄕㄠ,ㄙㄠ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SIEG

[ shāo ]

1. 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树梢。末梢。梢头。梢林。

2. 末尾:眉梢。收梢。

3. 古代奏乐时拿的竿子。

4.古同“”,船舵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