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遮剌
拼音: | hú zhē là |
注音: | ㄏㄨˊ ㄓㄜ ㄌㄚˋ |
胡遮剌的意思
词语解释:
胡乱攀扯。
引证解释:
⒈ 胡乱攀扯。
引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你道是不曾见他女娇娃,这的是谁人题下这首《后庭花》?须不是把你来胡遮剌。莫不我双眼昏花?”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休廝缠,胡遮剌,我是你的丈夫,你须是我的浑家。”
网络解释:
胡遮剌
字义分解
- 拼音hú
- 注音ㄏㄨˊ
- 笔划9
- 繁体鬍
- 五笔DEG
- 五行土
(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
(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
(3)姓。
(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
(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
(6)(名)胡子:~须。
- 拼音zhē
- 注音ㄓㄜ
- 笔划14
- 繁体遮
- 五笔YAOP
- 五行火
(1)(动)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方位;使后者不显露。
(2)(动)拦住。
(3)(动)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