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甲于思
拼音: | qì jiǎ yú sāi |
注音: | ㄑ一ˋ ㄐ一ㄚˇ ㄩˊ ㄙㄞ |
弃甲于思的意思
词语解释:
《左传·宣公二年》:'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杜预注:'于思,多鬓之貌。'本为宋筑城者讥笑络腮胡子败将华元之语,后用'弃甲于思'戏谑应试落第。
引证解释:
⒈ 本为宋筑城者讥笑络腮胡子败将华元之语,后用“弃甲于思”戏谑应试落第。
引《左传·宣公二年》:“宋城, 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謳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復,于思于思,弃甲復来。’”
杜预注:“于思,多鬢之貌。”
清赵翼《慰蕺园下第》诗:“生花不律行将秃,弃甲于思忍復来。”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二:“其《题号舍》诗曰:‘年年弃甲笑于思,依旧青鞋布袜来。’”
网络解释:
弃甲于思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
- 注音ㄐㄧㄚˇ
- 笔划5
- 繁体甲
- 五笔LHNH
(1)(名)天干的第一位。参看〔干支〕。
(2)(动)居第一位:~等|桂林山水~天下。
(3)(名)(Jiǎ)姓。
(4)(名)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龟~。
(5)(名)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6)(名)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装~车。
(7)(名)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参看〔保甲〕。
- 拼音yú
- 注音ㄩˊ
- 笔划3
- 繁体于
- 五笔GFK
1. 介词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
c.对,如“勤于学习”
d.向,如“出于自愿”
e.给,如“问道于盲”
f.自,从,如“取之于民”
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 后缀
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
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 姓。
与弃甲于思相关的词语